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563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C分析漫画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和俄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故选C项。2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A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C三国同盟

2、 D反法西斯同盟C根据题干给出的“意大利”“德、奥匈”这三个政权及它们的主要敌人“法国”可知,该同盟是三国同盟,故选C项。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CC项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符合题意,A、B、D三项符合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4下图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美国妄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

3、实力称霸世界;英国虽遭到了削弱,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视;法国主张进一步削弱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宰割了德国,引起德国人民的不满与痛恨,故答案为A项。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给法国B德国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B凡尔赛条约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德国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故选B项。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A

4、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由材料“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故答案为B项。7一位美国当代史学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A英国 B法国C中国 D德国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奥匈帝国战败,故选D项。8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B巴黎和会主要是

5、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故选B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

6、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

7、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说明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是支持政府参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可以从俄国和世界两个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第二小问,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破坏。第三小问,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

8、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2)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等级过关练10“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 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 400多亿美元。”对上

9、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B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C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B根据材料“历时4年”“30多个国家”“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等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的战役,故B项符合题意。11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D没有

10、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D通过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但是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D项。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国际关系史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

11、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世界史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做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耶稣,做起事来,却像劳合乔治。”世界史(1)材料一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克里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注意把握住实质,不能简单地对材料一提取加工。第(2)问材料三中“做起事来却像劳合乔治”说明二者的实质一样。第(3)问综合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共同问题作答即可。答案:(1)实质: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以致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势力均衡政策。结果: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2)理解: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一样想竭力控制欧洲。理由:英国和美国都不愿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强大。(3)特点:英美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的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