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495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29 戊戌政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二十九二十九 戊戌政变戊戌政变 建议用时 建议用时 30 分钟分钟 基础达标练基础达标练 1 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 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 下列措施直接触犯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 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 下列措施直接触犯 顽固势力利益的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裁撤冗员裁撤冗员 取消旗人特权取消旗人特权 废除八股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裁汰旧军 设立京师大学设立京师大学 堂堂 A B C D A 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 与顽固势力的利益无关 戊戌政变后与顽固势力的利益无关 戊戌政变后 顽顽 固势力废除了绝大部分的新政措施固势力废除了绝大部分的新政措施 而保

2、留了京师大学堂而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故排除含故排除含 的选项 的选项 2 在百日维新期间 谭嗣同自述 在百日维新期间 谭嗣同自述 京居既久 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京居既久 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 期望期望 慨念横目 徒具深悲 平时所学 至此竟茫无可倚 慨念横目 徒具深悲 平时所学 至此竟茫无可倚 这段话表明谭嗣同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A 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 脱离群众 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脱离群众 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 悲观失望 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悲观失望 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 对维新派不满 开始转向革命 对维新派不满 开始转向革命 B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该

3、段文言文史料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史料 茫无可倚茫无可倚 尤其反映了谭嗣尤其反映了谭嗣 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 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 3 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 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 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A 维新思潮的兴起 维新思潮的兴起B 康梁公车上书 康梁公车上书 C 光绪帝 光绪帝 百日新政百日新政 D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戊戌政变戊戌政变 D 材料中报纸记录的是材料中报纸记录的是 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 在菜市口被杀害的公告在菜市口被杀害的公告 这是慈禧这是慈禧 太后发动太后发

4、动 戊戌政变戊戌政变 的一个重要表现 的一个重要表现 4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 有历史学家认为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 有历史学家认为 光绪的悲剧 是在他的周围没光绪的悲剧 是在他的周围没 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 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 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 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 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B A C D 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分析的 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

5、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分析的 B 项在项在 题干中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题干中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另外另外 B 选项与历史史实不符 选项与历史史实不符 5 在老百姓眼里 在老百姓眼里 康党康党 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 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 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 白脸奸臣白脸奸臣 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 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 愚民愚民 群盲群盲 不可救药一样 不可救药一样 这主要说明这主要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 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 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维新变法

6、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 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B 题干材料中题干材料中 在老百姓眼里在老百姓眼里 康党康党 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 他们都是他们都是 一群瞎折腾的一群瞎折腾的 白脸奸臣白脸奸臣 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 故选故选 B 项 项 6 梁启超认为 梁启超认为 戊戌维新 虽时日极短 现效极小 而实二十世纪中国戊戌维新 虽时日极短 现效极小 而实二十世纪中国 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 与此相吻合的是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 与此相

7、吻合的是 A 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 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 B 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C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D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C 戊戌变法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维新派提倡戊戌变法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维新派提倡 新学新学 主张兴民权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 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能力提升练能力提升

8、练 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898 年年 9 月月 18 日日 八月初三八月初三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 称 称 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 即日到京即日到京 将专政柄 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 袁世凯袁世凯 希望他起兵勤王希望他起兵勤王 逼慈禧彻底交权 逼慈禧彻底交权 9 月月 19 日日 八月初四八月初四 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 月月 20 日日 八月初五八月初五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 袁于当晚回到天津袁于当晚回到天津 后接见日本

9、 后接见日本 前首相伊藤博文 前首相伊藤博文 9 月月 21 日日 八月初六八月初六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宣布宣布 临朝听政临朝听政 当晚当晚 袁世凯袁世凯 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 为保全自己为保全自己 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 致使事态致使事态 扩大扩大 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 被革 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 被革 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材料二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 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 启超的启超的 戊戌政变记戊戌政变记 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

10、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 康南海自编年谱康南海自编年谱 由于作者就 由于作者就 是当事者是当事者 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 而来而来 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 根据材料一 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根据材料一 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 生的原因 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 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 根据材料二 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

11、缺陷 由此 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由此 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解析解析 第第 1 问问 从御史杨崇伊 慈禧太后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维新从御史杨崇伊 慈禧太后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维新 派等力量分析因素及原因 第派等力量分析因素及原因 第 2 问问 从材料二中作者明确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文从材料二中作者明确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文 献资料可知带有主观性 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献资料可知带有主观性 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答案答案 1 因素 杨祟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因素 杨祟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 博文 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 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看待 戊戌政博文 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 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看待 戊戌政 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缺陷 是当事人的陈述 容易加进主观色彩缺陷 是当事人的陈述 容易加进主观色彩 或偏见或偏见 影响历史真实 影响历史真实 注意 应重视史料的甄别 辨伪 互证 关注 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注意 应重视史料的甄别 辨伪 互证 关注 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