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462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9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2019株洲模拟)下列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中列出的4件大事,其共同的影响是()92抗美援朝战争9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94尼克松访华95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扩大了中国与世界交往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2(2019江苏模拟)2016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下列有关中国航天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B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C1960年,“东方红一号”发

2、射升空D1990年,中国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3(2019湖北质检)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4(2019浙江联考)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由美国休斯敦飞机公司制造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与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卫星发射成功后很快便投入服务,第一个客户是缅甸卫视。该事件表明

3、中国()A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C航天技术超越美国 D一箭多星技术领先世界5(2019厦门质检)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6(2019湖南联考)“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

4、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 D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7(2019娄底模拟)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年份1949年1953年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26.2%37.7%43.8%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33.1%14.9%6.8%(1962年数据)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8针对“文艺家职责”问题的讨论,1982年文艺报发表社论为开创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局面而奋斗。此文发表的意图是在于()A批评“文化大革命

5、”时期的文艺专制B确定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C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D促进社会形成市场经济的共识9(2019乌鲁木齐一模)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10(2019昆明调研)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A彻底改造旧教育 B对教育拨乱反正C提高

6、了教育质量 D收回了教育主权11(2019河北模拟)2008年,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5%,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2013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4.1%,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1%。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高考制度的恢复 B“三个面向”方针C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D希望工程的创办12(2019河南质检)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

8、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江泽民(1)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调整?(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由少到多,其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下面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种看法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1B。

9、材料体现了新中国在科技、外交和军事上的重大突破,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2B。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B项正确。3C。由材料中的“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可以得出,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由材料中的“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C项正确。4B。由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卫星由美国制造、香港购买与经营,卫星发射成功后缅甸购买了卫视服务,可见中国卫星发射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B项正确。5D。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D项正确。6B。齐放是和

10、,争鸣是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材料中“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相符,B项正确。7A。分析表格信息可知,1953年调整后的高等学校工科生比例大幅度上升、文科生比例下降,到1965年工科生比例再次上扬,文科生比例微弱。结合所学1953年实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调整等经济建设可知,两者密切相关,即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8C。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的意图,C项正确。9D。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D项正确。10D。材料体现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与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说明新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D项正确。11C。根

11、据题目中“初中阶段”“小学”可得出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促进了入学率的提高,C项正确。12B。材料强调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平,B项正确。13(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原因:当时美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2)方向变化: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3)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

12、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科教兴国。成绩:“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14示例一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也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示例二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西方人唱衰中国,是长期冷战思维的惯性影响,也是由于西方世界在中国崛起中国际份额下降带来的不满。(其他评述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