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435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一、选择题1.2020江西南昌摸底测试近年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B.以牛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D.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2020四川泸州第一次质量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破坏,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这主要反映了()A.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政府推行重商政策C.全国统一市场逐渐形成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3.2020江西联考下面是先秦至秦汉全国出土的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此示意图中的变化反映了()A.农业生产不断

2、进步 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D.小农经济逐渐壮大4.2020河北承德一中检测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的地位由原来与“皂隶”并列,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这一变化()A.体现了北魏社会秩序混乱B.使北魏统治基础遭到削弱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D.为民族的交融奠定了基础5.2020湖北三校联考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这种变化反映了()A.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B.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手工业发展使

3、商业繁荣6.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联考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实物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这说明,宋代租佃制()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7.2020年1月浙江选考模拟南宋时期,青瓷是主要的出口瓷器,浙江的龙泉窑、象山窑等,均有青瓷生产,以供外销之用。黑釉瓷则是福建瓷的主要代表,它是仅次于青瓷的大宗出口瓷器,深受日本欢迎。上述现象说明南宋时期()A.外销瓷器存在区域分工B.瓷器生产主要用于出口C.浙闽成为全国制瓷中心D.中国制瓷技

4、术传至海外8.2020四川泸州第一次质量检测下表为古代部分时期人口分布情况,该表反映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75.5%20.9%1.6%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61.4%25.8%2.8%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34.8%58.4%6.8%A.北方经济严重衰退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C.经济重心变化趋势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9.2020山东临沂联考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

5、出现()A.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B.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C.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废止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0.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调研某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朝廷屡施“海禁”政策,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地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海禁”政策()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11.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下面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种稻与种桑的投入与获利对比表

6、,表中所反映的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江南地区()劳动投入(两)肥料投入(两)其他投入(两)总投资(两)获利(两)种稻(每亩)1.460.550.212.220.78种桑(每亩)2.371.050.433.855.65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C.农业生产逐渐衰退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2.2019云南昆明一中摸底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这是由于()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二、非选择题13.原创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材料一战国时代以前的中国城市的典型形式只是一个政权的中心,居民大都是贵族成员;这一时期的城市一般不具有大量商业活动的特色。但随着战国时代商业、手工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战略要地和贸易要道上出现了新的城市,它除去作为国家首都或地方行政中心之外,还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二唐代前期在长安朱雀大街已有人在早晨售卖各种食物,供上朝公干和宫中采买需用。唐后期在邻近市的坊里,由手工业者自己开设铺子的情况多了起来。在繁华的大城市里以至某些城市,都出现了夜市,特别是南方的扬州,夜市更盛。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材料三许多商品从海道、河道和陆道进入大都,使大都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

8、南面偏东的文明门外,是通惠河所经之处,故为“舳舻之津”;东面偏南的齐化门外,是江南商客聚居场所;而西面偏南的平则门一带,则是“西贾之派”。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前后中国城市职能的变化及其成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特征。(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大都商业繁荣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10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120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自宋以降已经迈入农商社会的门槛。农商社会的前身,无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之上的古代农业社会;农商

9、社会的发展前景,当然应是现代工商社会。亦即农商社会是处在古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工商业文明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从商品性农业的成长,市镇网络的形成,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以及交换手段、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角度概括出江南农商社会的五大特征。江南农商社会形成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自晚清以后发生调整和分化。历史上中国宏观经济盛衰变化的长波受到生态、战乱和制度三个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尤以制度要素最为重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之下,东南沿海地区自宋元至明初已现开放型市场经济的雏形,却因明清专制集权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之打击而步履蹒跚,终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落后于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之世

10、界演进大势。江南区域经济近千年的变迁轨迹表明,经济现代化历程是先从市场化发端,再发展到工业化、城市化,即由商业革命引发工业革命,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摘编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评论材料中关于“农商社会”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一、选择题1.2020辽宁师大附中期中模拟战国时期官府管理下的制陶业产品上常刻有当政者纪年、负责管理的官吏与陶工姓名乃至地名与器名,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状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A.官营手工业渐趋衰落B.民间手工业得到一定发

11、展C.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业生产D.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2.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主要水利工程情况,据此可知()名称时期开凿时间主持国家邗沟春秋公元前486年吴国西门豹渠战国公元前421年魏国鸿沟战国公元前360年魏国都江堰战国公元前256年秦国郑国渠战国公元前246年秦国A.秦魏在兴修水利工程上竞争激烈B.兴修水利工程为秦统一奠定基础C.当时各国日益重视兴修水利工程D.此时期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升3.2020广东佛山一中期中检测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的与庄主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土地归

12、封建国家所有B.呈现自给自足的特点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4.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监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5.2020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13、()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6.2020年1月浙江选考模拟永业田是均田制下政府授给农民的一类田地。下表所示为历代的永业田政策,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永业田必须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不在还受之限。非此田者,悉入还受之分”“有买匿,听相纠列”唐朝时期“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A.政府逐渐取消了对永业田的限制B.均田制削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永业田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D.农民对永业田的所有权是不完全的7.2020海南琼海检测元朝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米粮运往都城;明太祖时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

14、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运河漕运具有明显优势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8.2020陕西五校第一次联考宋明时期,“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利农资商”的思想、坊市制度被打破等。材料反映了()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B.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D.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9.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期末检测有学者统计,15401644年,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有7 500吨左右,占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15701644年,美洲白银约有12 620吨流入中国,约占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这反映了()A.明朝废止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C.明朝商品经济成为主流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10.新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北人南迁基本情况简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魏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