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372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一一 建议用时 40 分钟 基础达标练 1 最早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阿伏加德罗 C 门捷列夫D 卢瑟福 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概念 2 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错误的是 A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B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气体反应体积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D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发现了电子 D 3 首次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卢瑟福 C 玻尔D 爱因斯坦 C 玻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2、内一定 的轨道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这些轨道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玻尔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 4 提出核式原子模型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A 玻尔B 卢瑟福 C 汤姆生D 道尔顿 B 核式原子模型是由卢瑟福提出的 他认为原子大部分是空的 电子随意的围绕着一 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5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葡萄干布丁 模型 量子力学模型 道尔顿原子学说 核式模型 A B C D C 道尔顿学说 1803 年 葡萄干布丁 模型 1903 年 核式模型 1911 年 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1913 年 量子力学模型 20 世纪 20 年代 6 下列说法中 正确

3、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 原子中肯定含有中子 C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 然后不能再分 D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原子组成中还存在更小的微粒 如夸克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但其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又可以分 为质子和中子 随着科学的进步 发现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分为更小的微粒 7 中华民族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 生活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文的 中国 China 又指 瓷器 中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 B 四大发明 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 硝石 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 C 淮南万毕术 中有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的记

4、载 其含义是铁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 出铜 D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D 中国是使用瓷器最早的国家 故 中国 China 又指 瓷器 故 A 正确 四大 发明 为黑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 而黑火药是由硫黄 硝石 木炭三种物质 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 故 B 正确 铁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史书中有 曾青得铁则 化为铜 的记载 曾青为硫酸铜溶液 故 C 正确 8 碳纳米管是一种纳米尺度的 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新型材料 它是由一层碳原子卷 曲而成的无缝 中空的管体 具有质轻 可弯曲 强度好 弹性强的特点 下列关于碳纳米 管的可能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用它可做成攀

5、登月球的 太空天梯 B 能解决室温下 低气压 高容量储存氢气的难题 C 作为优秀的绝缘材料 D 制成电脑芯片可大大提升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能力 C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 能导电 不可做绝缘材料 9 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德 阿格雷和罗德里克 麦金农 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 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做出的开放性贡献而获得 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之所以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A 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 B 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 原子的层次 D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C 细胞膜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

6、结构和机理的研究对化学 生理学 医学等科 学领域都有着重大意义 由于此项研究深入到了分子 原子的层次 所以做出开创性贡献的 两位科学家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10 1 提出 近代原子学说 的是英国科学家 他是最早提出科学的原子学 说的人 2 提出 原子 分子论 的是意大利科学家 该理论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并 指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自从用 原子 分子论 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 化学 才真正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3 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 他提出了 的原子结构模型 4 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了原子结构有核模型 5 丹麦物理学家 研究了 后 大胆地引入波粒二象性的观点 提出了 新

7、的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 1 道尔顿 2 阿伏加德罗 3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式 4 卢瑟福 5 玻 尔 电子的运动 11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属于 其性质差别很 大 原因是 说明 解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 但结构不同 因此造成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其结构上的差异 答案 同素异形体 它们的结构不同 结构决定性质 12 科学家正在设法探寻 反物质 所谓 反物质 是由 反粒子 构成的 反粒子 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 但电荷符号相反 1 若有 粒子 即氦离子 的反粒子 称为反 粒子 则该粒子的质量数为 电荷数为 反

8、 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2 近几年 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 他们分别制出 9 个和 7 个反氢原子 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试推测反氢原子的构造是 填字母 A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 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 所谓反物质 它的原子核是由反质子和反中子构成的 反质子的质量数为 1 带负电荷 反中子的质量数也为 1 不带电 核外是反电子 质量可忽略不计 带正电荷 正常的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 反氢原子则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

9、反电子构 成 答案 1 4 2 He2 2 B 能力提升练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益 科研中最有开发价值的是 A 寻求 H2的新来源 B 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新材料合成塔 C 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D 研制高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C 合成氨工业目前主要采取高温 高压 催化剂的生产条件 如果能找到低温下活性 高的催化剂 可以大大降低氨的合成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 14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 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 纳 米泡沫碳 它外形类似海绵 密度极小 并具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 同种物质 B 不同密度的核素 C 同位素 D 相同元素构成的不同单

10、质 D 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 所以互称同素异形体 15 1934 年居里夫妇用 粒子 4He 轰击 27Al 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 P 的一种同位素 30P 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 27Al 4He 30P 1n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B 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1n 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D 对于 30P 原子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A 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 原子核的变化是核物理变化 A 项不正确 B 项中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1n 表示的是一个

11、中子 中子不带电 荷 16 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有助于我们理解所处的物质世界 1 上表中元素 f 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此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元素 g 的氢化 物热稳定性 填 强 或 弱 2 某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含量是所有氢化物中最高的 该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种类也最多 该元素是 填编号 该元素有多种同位素 在理论上和科学上均有重 要的应用 写出其中两种用途 3 粒子是 填编号 原子所形成的一种粒子 1909 年 卢瑟福等人做了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从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种模型的 是 填字母 A B C D 4 古代哲学家们也树立了不少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 例如 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而同时期的墨子认为如果物质不存在被分割的条件 物质就不能被无限 分割 惠施的观点可用下图表示 请你用相同的图示方法表示墨子的观点 解析 量子认为如果物质不具备被分割的条件 物质就不能无限被分割 答案 1 弱 2 b 利用 14C 的放射性考古断代 12C 可作为相对 原子质量的基准 答案合理即可 3 a C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