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298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刷题首秧第一部分通史篇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一、选择题1(2019天津重点中学二联)毛泽东:“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材料中这段话的背景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B秋收起义中受挫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为材料现象的结果,并非背景,排除。2(2019贵州二模)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

2、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 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答案C解析由材料“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排除A项;官僚资本形成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排除D项。3(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自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派往各苏区去负责的主要领导干部,大

3、多数都是从莫斯科回来的干部和留苏学生。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以工人运动带动苏区的革命B依然坚持国民革命运动的路线C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D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达成共识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将大批人才、骨干派往苏区即农村革命根据地,反映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工人运动,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开展和国民党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否达成共识,排除D项。4(2019黑龙江哈六中二模)下表为1920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表(%)。据表可知

4、()A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B工业化抵制西方经济侵略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可知,1920年到193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呈现增长趋势,而消费资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此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引进西方设备及技术,生产不断发展,替代了部分进口消费资料,故A项正确。图表未能明确体现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图表无法体现近代轻重工业发展状况,排除D项。5(2017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

5、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喜字纱灯”“演奏钢琴曲”“着蓝袍黑褂”“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习俗的变化,无法体现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C项表述过于绝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故D项错误。6(2019天津高考)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

6、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答案C解析从材料“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主张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C项正确。材料所述宣言发表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国民党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是统一的国防政府而非民主联合政府,D项错误。7(2019全国卷)

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答案D解析用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来解释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正确运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D项正确。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材料中新中华不能代表整个知识界,故排除;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不是20世纪30年代,B项错误;材料只

8、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经济理论问题,C项错误。8(2019陕西榆林二模)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的社会运动。这表明当时()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B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C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D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国人试图通过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运动来救亡图存,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复兴农村以图救亡,与“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等无关,故排除A、D

9、两项;中国农村陷入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本侵华只是其中之一,B项以偏概全,故排除。9(2019湘赣十四校二联)1934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实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1935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试图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优势B以中国传统道德对抗西方文化C客观上有利于全民族抗战D与中共争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实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的这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战,故

10、C项正确。国民党的新军阀混战是在19271932年期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化,排除B项;此时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掌握中国革命领导权,故D项错误。10(2019海南海口调研)据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最低也有3倍,平均为715倍。这种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主要体现了()A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B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C工业原料的强劲需求 D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的价格是统一市场形成的直观标志;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表明,当时贵州的农业仍被锁闭在扩大了的自然经济圈地方小市场中,价格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当地作物的丰歉,国际价格的

11、影响微乎其微,故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工业原料对农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且工业需求加强会引起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而非产生较大的价格差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1(2019东北三校二模)1937年初,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有学者将其对日战略归纳为: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据此可知()A日本进攻核心区以瓦解中国的战争意志B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C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D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答案C解析从材料“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

12、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应实行全民族抗战,以拖垮日军,故选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将领对抗日战争的战略分析,不能体现日本进攻的用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可知,蒋百里认为日本局部侵略蚕食中国的危害比速战速决更大,排除B项;D项表述夸大了军事家的作用,排除。12(2019安徽安庆二模)1937年8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授予蒋介石紧急命令权:“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国防最高会议主席不得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到来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民主决策 B高度集权C政党政治 D政治协商答案B解析

13、根据材料“1937年8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授予蒋介石紧急命令权”“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可知,全面抗战到来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权,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13(2019湘赣粤六校联考)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正式形成B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后的积极表现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答案D解析1937年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苏联援华顾问人数多,体现出当时的中国政府在抗战问题上接

14、受了共产主义国家的帮助。当时的执政党是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和资产阶级利益,因此,从国民党同苏联的合作看出,在民族危亡关头,相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危机,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矛盾已经变得次要,必然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故选D项。1937年时二战尚未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显现的是中国政府邀请苏联军官援华,看不出中国政府主动出击日军积极抗战,故B项错误;“一边倒”是新中国的外交策略,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C项错误。14(2019河北唐山三模)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

15、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B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C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 D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扶持发展各项重工业,掠夺沦陷区各种战略资源,满足日本战争机器侵略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需求,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排除A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旨在侵略掠夺,B项违背基本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5(2019全国卷)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答案C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