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291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5 课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邓小平计师邓小平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巩固提升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世风云 赫赫雄威震 八斗韬才 狠抓拨乱纠偏 神州防震荡 争朝夕 兴废运筹 抒构想 绘宏图 赢得英 声远播 总设计师民共仰 奕奕皇皇 清徽不可泯 广树丰碑五岳小 九垓再誉新功 农户脱贫 商家转轨 收复金 瓯固国陲 殷期宝岛回归 谈六条卓见 寄语台湾 例当仍步前踪 雄张两制 尧天舜甸笑开颜 椽笔十车 工联百 副 咸颂伟人烈慨 肃对九三耆老 劲节嘉猷 长使环球申敬仰 三番劫难 铮铮浩气横 满腔义愤 怒斥推波助澜 沧海任横流 搅乾坤 是非颠

2、倒 枉奇冤 罹黜罪 惊闻恶谤 狂呼 大走资派党同诛 纷纷扰扰 正道岂容污 普沾渥惠四川先 亿众频传胜事 渝宫题字 蓉馆拟名 倡修铁路 酬群志 倏报巨星陨落 盼七月良辰 推轮香港 孰料竟成遗愿 浩叹千秋 蜀水巴山悲失色 白花万朵 赤帜半竿 倍增悼者疚怀 痛伤亿一乡亲 葵心泪眼 永教锦里动哀思 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利为邓小平写的挽联 1 根据材料 说明挽联的上联所涉及的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 三番劫难 各是怎样发生 的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邓小平未完成的 遗愿 是什么 说明其 遗愿 是如何完成的 解析解答本题 要把材料中的内容与邓小平的相关活动结合起来 按照时间先后顺

3、序 说明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在此基础上 结合香港回归的史实 说明邓小平 遗愿 的实现 参考答案 1 功绩 文化大革命 后 进行拨乱反正 制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进行农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促 进经济发展 致力于祖国统一 三番劫难 1933 年 在中央苏区 因拥护和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遭到 左 倾 中央负责人的严厉批判和打击 1966 年 因抵制 左 倾错误被 打倒 1976 年 因系统纠正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 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2 遗愿 未能看到香港回归 完成 1997 年 香港政权胜利交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 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图 1 图 2 材料 图 1 是 1

4、985 年 9 月 23 日的 时代 周刊封面 标题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 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 农民在田里插秧 另一边 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 高楼大厦 还有汉堡包 照相机等消费品 图 2 是 1997 年 3 月 3 日的 时代 周刊封面 标题是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 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图 1 封面上的 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是否符合实际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邓小平的继任者是否 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

5、超级力量 并 据两幅图片的内涵 指出邓小平对中国的历史贡献 解析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回答第 1 问 回答第 2 问 时 要从总体上说明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1 不符合实际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 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说明 邓小平逝世后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度 因此 改革开放的

6、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 贡献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 导学号 02464082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 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 因为当时毛泽 东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美 莫里斯 迈斯纳 毛泽东的 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 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 离开了国际 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不是那么回事 两 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7、概括说明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是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付诸实践的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3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关系的认识 解析回答第 1 问时 结合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重要历史事实 如建立公有制 推进工业化等说明即可 回答 第 2 问时 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史实进行说明 回答第 3 问时 说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 关系 参考答案 1 进行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 设 2 实行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马克思列

8、宁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科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 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 1978 年 9 月 邓小平到东 北三省考察 他自己说 我这是到处点火 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 过去有些不敢 想的问题 现在敢想了 过去不敢讲的问题 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程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 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

9、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应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 点火 的含义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 1978 1992 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谈谈应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 小平的评价 参考答案 1 鼓励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提倡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 准备 2 趋势 上升 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建立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城市 设立经济开发区 理解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 导学号 0246408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说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10、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 来 自称为 第二提琴手 的恩格斯逝世后 作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经说 恩格斯的逝世使我 们感到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 因为我们觉得 恩格斯逝世后 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材料二 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 毛泽东在 反对本本主义 中 也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 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邓小平也曾经指出 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 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国亡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世界历史参考资料 1

11、根据材料一 说明马克思对伟大人物是如何认识的 结合史实分析 恩格斯逝世后 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的原 因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恩格斯 毛泽东 邓小平的观点所体现的共同原则 说明毛泽东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 设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 解析回答第 1 问时 根据材料一中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可知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 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分析 原因 时 主要是要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实践和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 回答第 2 问 时 要注意材料二中恩格斯 毛泽东 邓小平的观点 即都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毛泽东 邓小平的实践即可 参考答案 1 认识 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原因 实践上 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继续指导 各国工人运动 推动了第二国际的成立 理论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整理和出版了 资本论 第二卷和第 三卷 2 共同原则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实践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主张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