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272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七热考实验提升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教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实验与探究能够恰当选用并熟练运用工具展开观察;针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提出清晰的、有价值的、可探究的生命科学问题或可达成的工程学需求;基于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设计并实施恰当可行的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记录,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在团队中起组织和引领作用,运用科学术语精确阐明实验结果,并展开交流。疏漏诊断1教材基础实验的正误判断(1)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2)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3)在25 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4)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

2、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5)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是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2探究设计实验的正误判断(6)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7)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8)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特定物质分子与基因结合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二者采用了相似的核心技术是荧光标记法。(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

3、(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正确的做法是随机取样后,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3)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2程序性诱问(4)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中,在加相应试剂之前要留出部分组织样液的原因是作为对照,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5)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中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原因是动物和植物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微专题1考纲要求实验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

4、程模板2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3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模板4探究设计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1(2019高考北京卷)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解析:选B。箭头所指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新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核膜已解体,核仁已消失,无法观察到细胞核,故本题选B。2(2019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5、)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解析:选C。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的细胞均可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解离时间过长,细胞会被破坏,将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制片是用镊子将之前处理的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因此,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C正确

6、;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错误。3(2019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解析:选D。研磨时加入CaCO3能防止叶绿素被破坏,A项错误;层析液由有机溶剂配制而成,B项错误;层析液易挥发,层析分离时烧杯上要加盖,C项错误;对照图示结果分析可知,该种蓝藻中没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项正确。高考题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

7、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释。(3)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1.高中生物实验中,酒精是比较常用的试剂。下列关于酒精的使用,叙述有误的是()A.脂肪鉴定实验中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解离液的配制C.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D.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提取液不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代替无水乙醇解析:选D。苏丹或苏丹染液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中,A正确;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配制需用体积分

8、数为95%的酒精溶液,B正确;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正确;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提取液为无水乙醇,如果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代替,D错误。2.下列实验都可以通过或需要水浴控制温度的是()A.还原糖和脂肪的检测B.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检测C.探究温度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选C。实验温度有时是自变量,有时是无关变量。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但脂肪的检测不需要特殊的温度条件,A不符合题意。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

9、应(或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都不需要特殊的温度条件,B不符合题意。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作为自变量,不同温度的控制可通过水浴加热实现;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中,需要控制温度(可通过水浴控制),此时温度属于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C符合题意。酵母菌需要在恒温箱中培养,不用水浴装置,D不符合题意。3.(不定项)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其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实验结果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对实验结果的检测通常使用斐林试剂C.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增加无水乙醇的用量,色素分离效果更明显D.

10、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析:选AD。过氧化氢浓度低时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作用结果差异不大,不易区分,过氧化氢浓度高时自身分解加快,会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分离色素的试剂为层析液,提取色素的试剂是无水乙醇,增加无水乙醇的量,色素分离效果不会更加明显,C错误;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的流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正确。4.(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较大时更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利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

11、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运动C.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实验中,实验目的主要是观察染色体行为和形态的变化D.采集土壤中小动物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不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小动物的存活解析:选AB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较大时,植物细胞失水较快,质壁分离现象比较明显,A正确;由于利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实验中,实验材料始终保持活性,故可能观察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运动,B正确;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实验中,由于经过解离和染色,植物细胞已经死亡,实验目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并非观察染色体行为和形态的变化,C错误;

12、采集土壤中小动物后,需要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分类和计数,不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小动物的存活,D正确。微专题2教材经典实验高中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必修1(16条)(1)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活细胞(2)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3)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膜通透性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4)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6)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7)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8)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

13、白质(9)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0)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O2及光合作用需要光(11)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12)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13)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4)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要光)(15)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16)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必修2(13条)(1)孟德

14、尔用豌豆作遗传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注孟德尔成功的四大原因)(2)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的差异)(3)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作遗传材料)(4)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5)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6)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7)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8)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还提出中心

15、法则:)(9)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10)查哥夫腺嘌呤(A)的量胸腺嘧啶(T)的量,胞嘧啶(C)的量鸟嘌呤(G)的量(11)美国遗传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突变率大大提升(12)拉马克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中心思想: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必修3(10条)(1)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2)坎农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作统一完成的(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3)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4)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可存在“化学调节”(并命名该调节物为“激素”)(5)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6)鲍森詹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