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091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七课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对应学生用书 P37 1 鲁迅说过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 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折射出 A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 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 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答案 A 解析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从古以来 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A 符合题意 入选 B C 说法错误 D 与题意无关 2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是 A 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抗

2、战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我国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下潜 7062 米的深潜纪录 C 人心齐 泰山移 D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答案 B 解析 A 体现的是团结 奋斗精神 C 体现的是团结精神 D 体现的是梦想 精神 均不符合题意 排除 B 是我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 体现了伟大创造 精神 入选 3 伟大梦想是创造力的源泉 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 人们最初的梦想反映 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愿景 期望通过改造自然来建设美好家园 下列选项中与 之相对应的是 A 国产航母下海 B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C 上下同欲者胜 D 业广惟勤 答案 B 解析 题干考查的是伟大的梦想精神 A 是指创造精神

3、 C 是指团结精神 D 是指勤劳奋斗精神 均不符合题意 B 体现了梦想精神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4 新时期我们必须明确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实现国家独立 民族富强 B 弘扬民族精神 C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精神 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答案 D 解析 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 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 主义的主题 故本题答案为 D 5 2018 年 7 月 18 日 第 25 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 在北

4、京举行 之所以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是因为爱国主义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决定力量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错误 爱国主 义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不是决定力量 夸大了其 作用 排除 之所以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 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它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 B 6 我国于十三五计划期间实施的 全民健身计划

5、 2016 2020 有利于进一 步增强人民体质 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振奋民族精神 这里的振奋民族精神 就 是 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为中华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范围 不选 错误 对西方文化不是 一味抵制 均正确 7 愚公移山 是妇孺皆知的故事 愚公决心世世代代移平太行 王屋二山 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 奋斗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 取的精神力量 B 奋斗精神奠定了愚公的历史地位 C 只要有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 伟

6、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答案 A 解析 B 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 题目强调的是奋斗精神而非愚公的历史地位 C 说法太绝对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D 表述错误 A 正确切题 故本 题选 A 8 在中国正由 大 向 强 转变的新时代 新阶段 理直气壮地唱响爱 国主义主旋律 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新时代 新阶段唱响爱国主旋律是基于爱 国主义 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不同时期有着 不同的内涵 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新时代 新阶段唱响爱国主旋律是基于爱国主义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 魂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正确且符合题意 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

7、 关系 排除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力量 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A 易错点一 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9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 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 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 中秋文化与儒家精 神 互为表里 相互影响 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 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 旋律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A 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 常常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答案 B 解析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表述错误 根据

8、题意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 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不断吸 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 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 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 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在传统文化中更 加显现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故 B 符合题意 C D 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 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 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不能颠倒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易错点二 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间的区别 10 集毕

9、生精力以赴之 百折而不挠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的话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 伟大创造精神 B 伟大团结精神 C 伟大奋斗精神 D 伟大梦想精神 答案 C 解析 集毕生精力以赴之 百折而不挠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这两句话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 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 C 正确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均与材料不符 A B D 排除 故 本题选 C 易错警示 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间的区别 创造精神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奋斗精神则体现在发挥聪明才 智 挥洒辛勤汗水 作出巨大牺牲等方面 团结精神体现在为了实现共

10、同的目标 而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 梦想精神则主要体现实现国家富强 社会和谐 人民富 裕等方面 11 2018 浙江高考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祝酒辞中 说 儒家倡导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主张 协和万邦 和衷共济 四海一 家 这种 和合 理念同 上海精神 有很多相通之处 回答下题 这种 和合 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 创造精神 B 奋斗精神 C 团结精神 D 爱国精神 答案 C 解析 和合 理念强调国家之间求同存异 和睦相处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团结精神 故 C 符合题意 入选 A B D 与题意不符 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 C 2018 年 10 月 24 日 中国备受瞩目的国家

11、工程港珠澳大桥于上午九时正式通 车运营 大桥跨越伶仃洋 东接香港 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 总长约 55 公里 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集桥 岛 隧于一体 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是世界上最具 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被称为 新的世界七大奇迹 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 14 年 创造了 一年十管 中国速度 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 最终接 头毫米级偏差 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 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 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 14 年 几千个日夜 可以说 全体参与设计和 建设的人员

12、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 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 港珠澳大桥岛隧 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 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 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 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 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 中国智慧 中国力 量 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 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 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12 结合材料 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 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答案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 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13、凝聚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 出来 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 的人民 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 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 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 澳三地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设问指向粤港澳三地能够 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 解答 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 主要包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民 族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 结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分析意义 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