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20614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价策略)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金三林 金三林,男,1972年出生,籍贯安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社会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 北京:100010)摘 要: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食品价格及CPI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玉米及相关食品受影响最大,进口和期货市场是主要传导渠道。未来10年,国际粮食价格仍具有波动上涨的压力,我国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加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不仅会对我国CPI产生较大的冲击,也对我国传统的、以需求管理为主的价格调控政策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应对国际粮食价格冲击需要有新的政策

2、思路,更多地从供给侧采取措施。关键词:国际粮食价格 CPI 影响 对策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价格在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中的权重很高(约占1/3),我国粮食价格已基本放开,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几次CPI上涨,都与食品价格上涨有关。2006年以来,又出现了四个新的特点:食品价格对CPI变动的贡献率大,副食价格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贡献率大,玉米和大豆价格对副食价格变动的贡献率大,玉米和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大。我国食品价格和CPI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价格调控也需要有国际视野。一、副食价格是新时期我国CPI结构性上涨的主要原因由于肉禽等副食占食品类消费价格的权重最大

3、,近年来副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其对我国CPI的影响也在加大。1、食品消费价格是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十一五”以后,我国CPI变动的结构性特点更加明显。2006-2008年,CPI累计上涨了1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为87%,拉动CPI上涨了9.6个百分点,占据绝对地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10月份CPI当月同比均为负增长,11月份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而当月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达到176%,是CPI增速由负转正的最主要因素。2、肉禽等副食价格对食品消费价格的影响加大通过对2002-2008年当月同比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食品消费价格主要受肉禽制品价格的影响(

4、回归系数为0.33),其次是粮食(回归系数为0.16)。但从走势图来看,不同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有所不同。2006年以前,食品消费价格主要受粮食消费价格的影响,如2003-2005年主要是粮食消费价格带动食品消费价格上涨。但2007-2008年,粮食消费价格涨幅要小于食品,而肉禽类消费价格涨幅则高于食品。这一期间,粮食消费价格各月涨幅基本稳定在6-7%之间,但肉禽类消费价格却从2006年10月份的2.6%一路上升到2008年4月份的47.9%,成为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另外,油脂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也较大。2009年,食品消费价格总体呈温和变动,主要是因为肉禽类消费价格一直为负增长。3、

5、肉禽类消费价格主要受玉米和大豆生产价格的影响2002-2008年,肉禽类消费价格与玉米生产价格的相关系数(均为季度数据)为0.68,与大豆生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6,与小麦生产价格的相关系数只有0.46,与大米生产价格的相关系数只有0.35,说明肉禽类消费价格主要受玉米和大豆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玉米是禽类的主要饲料,大豆的豆粕主要是猪的饲料。但是相关系数都不是很高,说明肉禽类消费价格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饲料成本只是一个方面。表1 四类粮食生产价格与肉禽类消费价格相关系数肉禽类消费价格大豆生产价格大米生产价格小麦生产价格玉米生产价格肉禽类消费价格1.000.600.350.460.68大豆生产价

6、格0.601.000.350.500.52大米生产价格0.350.351.000.960.69小麦生产价格0.460.500.961.000.74玉米生产价格0.680.520.690.741.004、近两年CPI上涨受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粮食生产价格对食品消费价格的影响,除了上面分析的粮食消费价格、肉禽类消费价格以外,还有其他方面,如大豆生产价格上涨导致油脂消费价格上涨等。为了反映不同时期食品消费价格主导因素(同时也是CPI主导因素)的变化,可分段建立回归方程。2002-2007年的回归方程(季度同比数据)表明,2007年以前,食品消费价格主要是受大米、小麦和玉米生产价格的影响。20

7、07-2008年的回归方程则表明,2007年以后,食品消费价格主要是受玉米和大豆生产价格的影响。这同时也说明,近两年CPI上涨受玉米和大豆生产价格的影响较大。二、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食品价格的影响加大近年来,我国玉米价格明显受国际市场影响,而大豆和植物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国际市场左右。国际粮食价格通过多渠道影响国内食品价格,而且影响有继续加大之势。1、我国大豆和玉米价格走势与国际基本一致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主要粮食品种 主要包括:美国2号硬质冬小麦,美国2号软质红色冬小麦,阿根廷中质小麦,美国2号黄玉米,阿根廷玉米,泰国100%B级大米,泰国碎米。的月度价格水平,以2003年

8、1月为基期(2003年到2008年),合成了国际大米、小麦、玉米这三类主要谷物的定基比价格指数;并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数据合成了国内的相关价格指数。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6;国内小麦价格与国际小麦价格呈弱相关,相关系数只有0.43;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也是弱相关,相关系数只有0.42。表2 国内主要谷物价格与国际相关系数表国际大米国际小麦国际玉米国内大米国内小麦国内玉米国际大米1.00 0.77 0.78 0.42 0.53 0.71 国际小麦0.77 1.00 0.91 0.19 0.43 0.83 国际玉米0.78 0.91 1.00

9、 0.19 0.46 0.86 国内大米0.42 0.19 0.19 1.00 0.81 0.50 国内小麦0.53 0.43 0.46 0.81 1.00 0.71 国内玉米0.71 0.83 0.86 0.50 0.71 1.00 比较国内市场(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为例)与国际市场(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为例)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二者波动周期与规律基本一致,国际大豆价格在某一时期上涨或下跌,国内市场同样出现上涨或下跌。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有着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以上。其中,我国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为0.92,与日本大豆期货价格相关系数

10、为0.93。2、进口和期货市场是国际粮食价格向我国传导的主要渠道首先是进口渠道,尤其是大豆进口数量激增,将国际豆价直接传导到国内,导致国内大豆、豆粕、植物油、饲料价格上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粮食进口量从1985年的60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897.61万吨。尤其是2002年以后,粮食进口呈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加413万吨。我国粮食出口数量波动较大,但粮食净进口在2003年以后稳定增长,从当年的52.93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63.07万吨,年均增加722万吨。表3 我国粮食(含大豆)进出口情况(万吨)年份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

11、198537911.00600.00932.00-332.00199044624.001372.00583.00789.00199546662.002070.10102.501967.60200046218.001356.801401.30-44.50200145264.001738.40903.10835.30200245706.001416.701514.30-97.60200343070.002282.792229.8652.93200446947.002998.34514.372483.97200548402.193286.261058.832227.44200649747.90318

12、6.00723.002463.00200750160.303238.001029.002209.00200852850.003897.61234.5453663.0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份。同时,粮食进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谷物进口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大豆进口比重大幅上升。2005年以后,大豆进口占粮食进口的比重稳定在80%以上,2008年达到96%;大豆净进口占粮食净进口的比重稳定在100%以上,2008年达到101%。分品种看,我国大米一直保持少量净出口状态,净出口率(净出口量/国内产量)基本在1%以下,国内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略宽松状态。玉米也基本保持净出口状态,但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

13、2005年以后净出口量逐年下降,净出口率从2005年的6.2%下降到2008年的0.13%。我国小麦在历史上多处于净进口状态,但2006年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连续增长,由净进口变成了净出口,2008年净出口率为0.24%,国内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我国大豆进口自1995年起直线上升,进入新世纪后又呈加速上升态势。进口量从1995年的29.8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743.5万吨;净进口率从1995年的-0.58%上升到2008年的238.4%,进口量是国内产量的两倍多。从增加的结构看,主要是压榨用大豆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已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一半。日益激

14、增的大豆进口量不仅将国际豆价直接传导到国内,而且还直接影响国际豆价。图1 1983-2008年我国大豆净进口率走势(%)其次是期货市场传导,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粮食(含大豆)期货价格不仅是我国进口大豆的定价基准,也对国内其它粮食期货价格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历史悠久的期货市场之一,美国CBOT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使其形成的价格具有全球影响力,是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定价中心”。目前,我国进口大豆是按照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期货价格来定价的,如果CBOT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必然会导致我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大幅提高,进而拉升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导致国内食用植物油、饲料

15、等价格的上涨。众多研究还表明,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对我国大连、郑州两个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有重要影响。2008年国内玉米在保持净出口的情况下,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主要是因为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受CBOT的影响大幅上涨,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上涨。3、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通过多渠道推动国内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食品消费价格的影响机制为:(1)进口粮食价格上涨,会拉动国内同品种价格上涨,并直接导致相应的粮食消费价格上涨。(2)某些粮食消费品具有互补性,如大米和小麦,玉米和小麦等,一种粮食价格上涨会导致相关的粮食价格上涨。(3)不同粮食作物之间的比价关系调整,会导致整个粮食价格上涨。如2008年大豆和植物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部分地区农民就将原来种植玉米的耕地改种大豆和花生,结果导致玉米产量下降、价格上涨。(4)进口粮食价格上涨导致饲料及原料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