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9695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1.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A. 博大精深领先世界B. 源远流长持续稳定C. 一脉相承豆古不变D.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

2、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因素,D选项排除。2.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柔和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结合材料“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

3、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可知强调的是思想的融合与同化,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的民贵君轻是继承的孔子的仁政思想,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A选项排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探究世间万物达到对理的认识,属于二程自创的主张,C选项排除。经世致用是顾炎武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救世良方,D选项排除。【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董仲舒是为适应汉代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从揉合“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入手,而精心炮制的一种专门为政治统一作理论解释的学说。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编造了“天人感应”的政治理论;适应加强君权的需要,敷衍了“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的相关

4、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适应维护和延续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并,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主张等等。3.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

5、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4.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B. 残酯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C. 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

6、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选项排除。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选项排除。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C选项排除。5.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B. 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

7、认识模糊C. 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D. “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知马克思强调的是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A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列强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C选项排除。马克思说的“暴力”指的是中国在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走向了近代化,D选项排除。6.1945年9

8、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下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 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 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D. 国共签订和平协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9月2日”“炮弹作花瓶”,其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面临着数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现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迫切愿望是重建家园,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再起,B选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A选项排除。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双十协定的签订时间是1949年10月10日,D选项排除。7.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

9、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A. 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D. 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周恩来认为少数民族区域制度适合中国国情,B选项符合题意。周恩来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要适

10、合中国国情,A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排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选项排除。【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8.1962年,中共中央制定“农村十六条”,规定“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担手工业的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A.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B. 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C. 意在改变土地性质D. 推动

11、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政策失误,导致出现19591962年的三年经济困难,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中共中央出台了“农村十六条”,A选项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选项排除。三大改造之后,中国土地制度属于公有制,C选项排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9.“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初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手厉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持续受到重视,而农业、上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12、。”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对于古达希腊的研究缺乏辩证思维B. 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C. 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D. 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可以判断出古希腊经济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方法也增加了,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的研究方法与领域拓宽的问题,与史学的辩证思维无关,A选项排除。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13、D选项排除。10.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核心。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到19世纪末,传统的绅土概念被彻底稀释。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A. 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变B. 朝着低俗化的方向发展C.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D. 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的经济转型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绅士文化

14、注入新的概念,与低俗化无关,B选项排除。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而且19世纪的时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早已经完成,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绅士文化概念的变化,绅士文化并未消亡,D选项排除。11.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经济“滯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 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D. 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一固定的制度,也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的汇率制。但是布雷顿森体系是建立在美国强大

15、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其运行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材料“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可知美国通过抛售黄金来稳定美元的汇率,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A选项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在1971年,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美国放弃金本位制,D选项排除。【点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12.下边两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这表明A. 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B. 冷战格局产生新变化C. 美国陷入了孤立状态D. 一超多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天平两侧分别是美国与中、日、俄、欧盟等国,美国的重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