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柱施工工艺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719589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柱施工工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柱施工工艺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斜柱施工工艺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实用功能上,更增加对艺术价值的追求,致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型建筑结构,同时对异型构件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斜柱其中之一。本工程由于对主体造型要求比较严格,工程中采用斜柱来满足整体造型要求。在本工程斜柱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要求严格、质量控制到位,最终保证了主体结构工程顺利完工,同时也提高了我公司对异型构件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现场施工 、斜柱、角度、测量1 工程概况及施工难点1.1 工程概况 沈阳泗水科技城创业服务中心B座办公楼工程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棋盘山旅游开发区东侧。占地面积1506m2,建筑面积3356

2、 m2,地上三层,总高度17.2m。其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干挂花岗岩及玻璃幕墙。大门处为建筑物整体造型设置两根截面为500mm500mm混凝土斜柱,并与门前截面为500mm500mm混凝土柱交于17.2m处,每层设置梁、并带下返檐,梁为平行四边形截面。1.2 施工难点1.2.1由于斜柱断面属内倾式,其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拌合料、钢筋、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倾力,故模板支架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稳定、刚度及抗位移的要求。 1.2.2斜柱高度较高,并每层设有梁,且梁处设置下返檐,形状不规则,并且檐板外挑较大,导致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支撑架搭设难度大,耗用周转材料多

3、,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 1.2.3斜柱较高,中间无板分隔,分段浇筑,从底面到顶面柱面无折点,柱边线通长,必须严格控制斜率,保证柱体无任何折点,表面光滑。 1.2.4斜柱配筋率高,并且由于柱体倾斜,给钢筋制作、绑扎、定位及保护层控制带来很大难度。2 施工过程2.1 斜柱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下:测量定位搭设支撑架绑扎第一段柱筋、隐检支设斜柱模板检查模板标高、倾斜度及垂直度浇筑斜柱混凝土直螺纹连接柱插筋绑上段斜柱、隐检、包模、浇混凝土。2.2 斜柱的测量定位斜柱的测量放线主要指模板的测设。模板测设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和传统的线锤相结合的控制办法,其方法及步骤如下。 2.2.1柱模板安装前,柱脚四周四1

4、2水泥砂浆找平,弹出通轴线,将柱脚位置兜方并找中,即弹出环向轴线和径向轴线及柱脚平面。再利用经纬仪根据坐标定出模板上口的控制点,作为安装模板的依据。 2.2.2每段斜柱模板事先按图制作成四块,先安装倾斜面柱模,再安装两侧直立面变宽度的柱模,最后安装内侧直立的模板。安装倾斜面模板时,取直角三角形垂直高度3m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根据倾角80,计算斜边和另一直角边尺寸,然后根据水平直角边尺寸控制柱模的倾斜度,最终用经纬仪复核。2.3 搭设支撑架2.3.1 材料选择钢管: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无锈蚀、压扁和裂纹。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m、6m,小横杆长度为2m,以

5、适合脚手架的宽度变化。扣件:有出厂合格证,当扣件有裂纹、气孔、砂眼、疏松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时一律不允许使用。扣件和钢管的贴和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且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脚手板:厚度不小于5cm,两端用8#铁线箍两道。脚手架固定“铁靴”:采用8mm厚钢板150mm150mm见方、中间打孔(用于排水)15mm,上焊外径54mm钢管高度150mm。2.3.2 承重架搭设承重架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在斜梁下设钢管立杆500500,其余钢管立杆间距10001000,水平钢管步距1500mm1800mm。各斜柱四侧

6、均设独立斜撑,保证位置准确。用48钢管及12钢筋拉紧于内侧已浇混凝土,防止内倾。2.4 钢筋绑扎2.4.1 粗筋竖向用直螺纹连接,其接头位置需错开,即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面积应小于该截面总面积的50%。主筋、箍筋在制作前要仔细计算各种钢筋的尺寸、角度,为保证角度的准确,可制作样板,弯曲时按样板角度统一弯曲,斜柱各种箍筋的长度、定位尺寸,按电脑翻样图制作好,编号堆放。图2.4.1-1图2.4.1-22.4.2箍筋由下往上绑扎,箍筋弯头应沿柱子竖向交叉布置,绑扣尾应弯入柱内,最上一个箍筋和最下一个箍筋距离梁底和楼地面50mm。绑扎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柱子箍筋弯勾角度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2.

7、4.3浇筑混凝土前,在距柱子模板上口300mm处临时固定一道柱箍筋,用于控制柱内竖向钢筋的位置。为保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正确位置,在柱顶位置柱筋内侧设一道定距框,定距框用12钢筋(也可用14、16的钢筋)制作。定位框放到位后施工采取三调整措施:一是在浇筑砼前放好控制线对偏位钢筋进行调整,二是在浇筑过程中对振捣偏位的钢筋进行调整,三是在砼浇筑终凝后对钢筋进行调整。2.4.4钢筋绑扎完成后,有技术员、质检员按图纸及GB101图集要求对斜柱钢筋绑扎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2.5模板支设2.5.1 柱模板:用厚16mm清水混凝土模板,竖向设置 60mm90mm 木方作为竖向背楞,间

8、距每200mm左右一道。柱箍48mm双钢管间距每450mm一道,对拉螺杆12450450,倾斜边设支撑,支撑在楼面或支撑架上。图2.5.1-12.5.2 梁模板:侧面板采用16mm清水混凝土模板,50mm80mm木方(次龙骨)现场事先加工成型,60mm90mm木方(主龙骨)支撑,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梁底采用16mm清水混凝土模板,龙骨为60mm90mm木方。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可调U型托组成。与楼板模板支撑系统同时支设。 2.5.3漏浆处理:为防止柱脚、柱顶的施工缝处拼缝漏浆,在模板与邻段柱混凝土间用薄海棉条堵严,并夹紧根部柱箍。2.6 混凝土浇捣2.

9、6.1斜柱采用C30商品混凝土,塌落度180mm20mm,水灰比0.40.5,石子采用515mm及525mm连续级配各半,水胶比0.41,砂子采用辽河中砂。为保证混凝土在钢筋密集部位的密实,掺用合适的外加剂。 2.6.2斜柱分层浇捣,每层高度控制在0.5m左右,并将泵送布料管伸入柱中以减少布料高度,减少混凝土的离析,保证落料质量均匀。 2.6.3振捣时每只斜柱采用2根70、长8m高频软管振动棒,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可靠,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

10、的下层混凝土中50l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捣时间,每插点约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0l00mm,使混凝土振实均匀;在振捣棒上设置标记,以便在分层浇捣时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当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进行第二层浇捣时,可以通过标记来确定振捣棒应插入多深,尤其是夜间光线暗淡时作用更大。分层设标记的间距0.5m。 2.6.4由于斜柱和梁及梁下返檐的交界处钢筋较密集,加上下返檐较窄振捣棒难以

11、将混凝土密实,故在绑扎下返檐及梁底筋时,留出空隙作为振捣棒插入的空间。另外,对这一部位看模工人要用锤子敲击模板,根据敲击声判断混凝土的密实情况。 2.6.5浇混凝土时,在柱子边搭高12步独立泵管输送架一排,输送架与模板承重架分离,防止泵管震动影响柱子模板的垂直度和安全。2.6.7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符合下列规定:1、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

12、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图2.6.7.1图2.6.7-2图2.6.7-33 成品保护3.1施工中,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和支撑上搭脚手板,以保证模板牢固、不变形。3.2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时,方可拆模。3.3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4预留的暖卫、电气暗管,地脚螺栓及插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或使之产生位移。3.5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拆模后,斜柱防护高度为 1.5m(50mm50mm 防护木板条)。图3.5-1柱角防护示意图4 质量标准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现浇结构尺

13、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标高层 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全 高30截 面 尺 寸+8,5钢尺检查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5 结语5.1斜柱各段的模板定位及标高引测十分关键,标高引测则利用已搭设的基本垂直的钢管脚手架,从已浇好的楼层向上传递。 5.2斜柱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相当高,为保证柱子浇捣后内实外光,不允许有烂根、露石 、砂缝,所以必须重视各段施工缝的处理,振捣时要特别注意底部、角部及内凹角,根据柱子截面及振捣棒有效半径做到合理布点。 5.3斜柱混凝土控制在浇捣后(夏天)24h拆除侧模(拆模顺序和支模时相反),并立即进行保湿养护。 本工程斜柱施工中,由于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措施和质量控制到位,保证了施工质量,高标准完成了主体工程,得到建筑单位的一致好评。铁煤集团建设公司第十一项目部王 超 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