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8756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沧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这里所说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国家的,也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所说的觉悟,包括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清晰的、理性的认识,如费孝通所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同时,也暗含着对别人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衡量。广义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2、,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 狭义的文化自觉是指要形成自觉人格。文化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而最核心的则是人格的自觉。在文化的建构和演变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人格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文化自觉,首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清醒认识和准确评价。一味地盲目自大或自我贬损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其次对外民族文化的准确理解和科学评价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比较才能知长短,才能对本民族文

3、化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准确的评价。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掌握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教书育人、培养时代精英的高级知识分子,其担当文化自觉的使命和责任应更为重大。这不仅因为知识分子在文化自觉方面拥有更强的能力,更因为其得到人民的信任而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知识分子应当时刻站在文化的前沿,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勇敢的担当意识。同时,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的关键是权力行使者的自觉。文化自觉需要知识分子的呼吁,但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切实行动,而权力精英则是推动全民行动的关键。权力精英要有文化自觉的使命感,还要有清晰的文化方略,只有这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才有保障。文化自觉最终所要达到的是整个社会与

4、全民的自觉。只有实现全民文化自觉,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高,放出光彩。(摘编自冯骥才等的什么是“文化自觉”,怎样做到“文化自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自觉指既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也应对别人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B广义的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都有清醒认识和理性把握。C文化的构建和演变主要靠人,所以人格是文化的核心,有人格自觉才有文化自觉。D知识分子更有能力,也更受信任,相比权力者而言,承担文化自觉的责任应更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来解读文化自觉,并阐述了人格自觉在其中的地位。

5、B文章强调理解、评价外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目的是为更好地认识和评价本民族文化。C文章立脚点高,不只是论述中华民族的文化问题,还将眼光投射到其他民族的文化。D文章不仅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文化自觉,也从实践层面论述了由谁来承担这一使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能清醒认识和理性把握本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B就一个民族而言,只有所有的人都做到了文化自觉,才算实现了民族文化自觉。C国家领导层光有文化自觉使命还不够,还要有恰当的文化方略才能实现文化自觉。D要实现民族文化自觉,知识分子、权力精英责无旁贷,但社会公众也不能置身事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6、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美 美纪东方哨所设在人迹军至的大风口。气象站的人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除了军装就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就是光秃秃的石头。轮到新兵站哨了。大风日夜不停地刮着,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的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还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一块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一只翅膀耷拉着,腿上还有血迹。它浑身发抖,是冻得,还是疼得?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瞧:比麻雀大,比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上有一点黑毛

7、。新兵摘下厚厚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捧回宿舍。正在弹吉他的老兵见状,赶紧找出止血药敷在它的伤口上,又找出绷带轻轻地包扎上,随后拿来缸子倒上凉水,再兑成温水喂它。新兵又找来米粒儿,让它啄食。但受伤的小鸟只是眯着眼,没有食欲。两人商量给小鸟起个名字。老兵逗新兵说,这鸟尾巴光秃,毛色发灰,太丑了,就叫老丑吧。新兵不爱听,说,挺漂亮的啊,叫美美。老兵用手指逞着鸟的尾巴,喊,老丑,老丑。老丑是他老家小狗的名字。鸟没有反应。新兵细心抚摸着-背上的羽毛,轻轻喊,美美,美美。美美是新兵高中时暗恋的一个女同学的名字,长得漂亮。“咕,咕”鸟叫了两声!新兵乐得差点蹦起来:她答应了!就叫美美。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

8、的风紧接着刮了起来。小草从石缝里探出头来张望,矮矮的灌木上也有了稀疏的嫩芽,山渐渐有了似有似无的绿意。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她就在哨所旁边的石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一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天气晴朗时,她会站在最高的石头上歌唱。新兵下哨,她扑棱棱地往回飞,忽儿前忽儿后,像个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她盛上一小盘米饭,倒上一小碗儿温水,看着她仰头喝水的样子,新兵和老兵有说不出的快活。吃饱后,她就在哨所周围快乐地飞来飞去。晚上,她会温顺地卧在床角眯着眼睡觉。美美没来的时候,新兵、老兵站完哨就开始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亲人,想朋友,想着想着就会流泪。现在他们站完哨就和美

9、美说话。美美的小眼睛骨碌碌来回转动,还不时地咕咕叫几声,像是应答。和美美说话成了两个人最美好的业余生活。这天,新兵正和美美说话,突然,连长带着通信员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慌忙把美美藏进抽屉。新兵的心怦怦乱跳。按照条例,军营内不得喂养宠物。连长巡视一遍后,满意地坐在桌前和两位战士说话。恰恰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传出咕咕的声音。连长疑惑地拉开抽屉二完了!彻底完了!“哪来的?”“”老兵赶紧说:“连长,处分我吧,这鸟是我养的。”新兵眼泪簌簌地说:“连长,我们接受处分,但可不可以让它留下,它会陪人说话。”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我们就不想家了。”连长像是被电了一下,站起来,慢慢走到窗前,

10、目光朝向窗外,那一道道山岭仿佛大海的波涛,把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割裂开来,荒凉的原野让人感到,任何微小的生命都是那么的珍贵。 过了许久,连长转过头对通信员说:“告诉司务长,让他下次上山时,带上一个鸟笼。”(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环境描写都是人物内心的写照,冬季环境反映出战士们的苦闷,夏季环境反映 出有了美美后战士们的喜悦,连长眼中的环境则反映出他对战士们的理解和关心。B动物也有灵性,两位战士关心小鸟,帮它治伤,喂它食吃,给它水喝,还给它起好听的名字,它便不愿离开哨所,这反映了人与动物应和谐共处的主题。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同是对美美的爱怜,

11、老兵逗它的尾巴,新兵则抚摸它的羽毛,这说明,老兵将美美当宠物,而新兵则将美美想象成自己的恋人。D作者把小鸟美美当作重要的艺术形象来塑造,在两位战士心中,它不仅是鸟,更是倾诉感情的对象,因而作者在中间部分始终用“她”来指代美美。5小说围绕小鸟“美美”展开故事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6对小说的结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连长答应了他们养美美的请求,也有人认为连长没有答应,而是要将小鸟带走。你是怎样理解连长的态度的?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根据一份针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走向的分析报告

12、得知,预计从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毕业生预计将达到一亿人,而同期,我国白领行业仅能提供4600万个工作岗位,白领岗位将严重短缺。大学毕业生被迫向蓝领岗位流动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今许多蓝领岗位,从当前和未来要求上看,“靠力气和经验干到退休”的想法已经显得很天真了。蓝领岗位的要求正在“高端化”,许多岗位都要求,或将会要求智能化操作。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很大,且这一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给我们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转变带来不小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仅靠高职和技校是明显不够的。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理应依靠自身的科

13、研和教学优势,主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当然,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乐意学技术,乐意加入“技术蓝领”和“青年工匠”的行列,还需要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必要的倾斜,为大学生“技术蓝领”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当前,大学毕业生不愿加入“技术蓝领”行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公务员、白领相比,蓝领职业的“体面指数”还远未达到让人乐意接受的程度。(摘编自裴龙翔门槛不低职业发展不差应届生择业何必抗拒蓝领)材料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更多融入企业要素,强化校企合作,这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遍经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例

14、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另一类是职业院校渗透企业要素,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例如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积极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将企业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校园形态上也要努力营造企业的情境与氛围。例如,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进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提供实训岗位,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等等。(摘编自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材料三:材料四: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之首,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作为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有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国提出了大国工匠的概念,“大”,一是凸显在“大国”上,与我国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紧密相连,与工业、农业、科技、医疗、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紧密相连;二是凸显在大情怀、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