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17853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了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的。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地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

2、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了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

3、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

4、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

5、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有删改)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

6、体,陶冶个体的性灵。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答案:C解析:A项,“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有误,原文第1段中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B项,答题区间在第1段,“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和“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文中无此表述;D项,答题区间在第2段,表述为因果关系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斧石磬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

7、,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答案:D解析:A项,答题区间在第3段,原文是“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B项,答题区间在第4段,原文是“中国人由农业进

8、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C项,答题区间在第45段,原文是“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D项,答题区间在第23段,原文是“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了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故“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

9、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的说法过于绝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了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答案:A解析:A项,答题区间在

10、第7段;B项,答题区间在第6段,“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强加因果;C项,答题区间在第8段,原文是“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故“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有误;D项,答题区间在第8段,“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的判断太绝对。二、古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2017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

11、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

12、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

13、/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采用比较选项法。“时然后言”和“所继叔父”之间应该断开。“时然后言”的意思是“把握时机才说话”。“所继叔父混名知人”的意思是“他的嗣叔父谢混有知人之名”。据此可排除B项和C项。“此儿深中夙敏”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敏”后也应断

14、开,据此再排除A项,可以得出答案。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答案:B解析:B项“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理解错误。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的一部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

15、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答案:B解析:“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张冠李戴。原文意思是

16、“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与本家子侄们聚会”,“极有文才口才”的是“谢瞻等”,而不是“谢弘微”。称谢弘微为“微子”,是因为“每以约言服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参考答案:(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解析:第一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循”,遵循;“事”,侍奉,事奉;“党”,族人;另外这句话是省略句,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第二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好”,喜欢;“臧否”,评论人物好坏;“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