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7756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7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天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检测试题17散文阅读01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

2、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

3、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

4、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多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

5、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1结合全文来看,第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答:_2第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第段又说,“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答:_3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

6、,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答:_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58题。草原陈世旭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我把喧嚣的城市留在身后,我把拥挤的人群留在身后,我把所有的躁动和冲撞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苍茫。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我问蓝天,我问大地,我问草原。草原,向我张开博大的襟怀。从两边涌到路上来的、被露水淋得透湿的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古老而烂漫的草原,是埋藏无数卜骨、陶片、断简、残碑的土地,是屹立长城、寺庙、宫阁、废墟的土地,是供叱咤风云、如狼似虎的壮

7、士演习杀戮的土地。王朝的连绵不断的营寨埋进深草。将军的鹿角枪炮没入沼泽。方尖碑如断锷。水泡子是饮恨苍天的眼睛。从刀光火石到金戈铁马,从血流漂杵到冠盖如云,都杳然如苍狼呜咽。帝王的霸业连同古战场一起退出历史,一个鞍马部族的史诗在季节的河道声息干裂。而草原依旧。真静啊。天地间是一片肃穆。远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有人在动情地唱歌。哦,那是幻觉。只有风,只有白桦林,只有不甘寂寞的杜鹃、野百灵和蜜蜂在私语。思想就像徘徊在辽阔的草原上的孤马。你会一再地想起那些似乎遥远的、已经忘却的过去,心里无端地涌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却是幽深的甜蜜或忧伤。你会觉得好像早就有过这种体验,或者早就做过一个和眼前的情景极为相似的梦

8、。但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在一生中的哪个幸或不幸的时刻,你怎样也记不起来了。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淙淙地从你身边流过。你失落了很多,却不知道失落的是什么。最远的地方,热浪蒸腾的高坡,号角悄然响起。最初是一对,然后是一簇,然后是一片。然后,草原生命交响的高潮赫然君临。大宛汗血天马从西极承灵威、涉流沙而来,从黄河负图而来。与犁铧一起耕耘生民的艰辛;与刀斧一起划破凝滞的血海;与香车一起装点贵胄的荣华。你为文明所依赖,你也为文明所驾驭;你为文明所恩宠,你也为文明所束缚。什么时候,文明放逐了你?什么时候,文明又解放了你!于是你重又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自由与奔放重又成为你的特权;铺张扬厉的野性重又回到你的身

9、上。天风滚滚,海山苍苍,万象在旁啊,你又重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走云连风,吞吐大荒。狂舞的铁蹄在我的血管里奔腾,惊心动魄的轰响是冰河破裂、一泻千里的声音。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在地震般的战栗和闪电般的快乐的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挣脱欲望的缰索,卸下诱惑的鞍辔,去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情怀,即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夜要来了,多情的落日在吐力根河对岸向草原告别。暮色像紫丁香,有一个骑手在火红的天边向远方顶礼。这一天多么好!整个世界像在童话里变了样子。这样的日子一生也许只能遇见一次。这样的日子一生只要遇见一次。感谢你,草原!感谢你金灿灿的光,蓝湛湛的水,甜丝丝的风和轰轰烈烈的生命。在怒放的花丛中尽情流连吧,在熊熊的篝火前尽情跳跃吧,在生命的潮水里尽情徜徉吧。火在战栗,酒在燃烧,舞在踢踏,灵魂在腾飞。当黎明再来,金子般的朝霞又会喷薄而出,而我又将远行(原文有删改)5请概括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_6“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的什么情绪?答:_7文中说“感谢你,草原!”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感谢草原?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