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17717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1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天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检测试题11文言文阅读0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

2、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薄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

3、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注】 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侯”。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铅椠(qi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刓(wn)阙:磨损残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下足以订史氏之失

4、者订:修订B始归赵氏 归:出嫁C装卷初就 就:接近D或者天意以余菲薄 菲薄:微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赵侯德甫所著书也是说也,人常疑之B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则或咎其欲出者D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B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C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D然有有/必

5、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李清照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_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目。译文:_(2)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译文:_(3)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译文: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

6、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黎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

7、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

8、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B寻为窦建德所攻 寻:不久C陷于建德 陷:拘捕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B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9、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C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D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9结合文意,请你谈谈李绩青史留名的原因。答:_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译文:_(2)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译文:_(3)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译文:_参考答案1B解析 A项“订”:订正;C项“就”:完成;D项“菲薄

10、”:资质不够。2B解析 B连词,表转折,却。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C.代词,他的/代词,那些;D.代词,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3D解析 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4追思故物,悼念亡夫,悲从中来,有极其落寞凄苦无奈之感;同时也有经历太多大喜大悲之后对人生的一种彻悟,一份旷达与坦然。(每点2分)5(1)(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筹不到钱,又还给了他。我们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2)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一辈子!所以我们虽处于忧患贫穷之中,而胸中的志愿从没有屈服过。(3)难道人性所专注的东西,能够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吗?【参考译文】以上金石录三十卷是谁的著作呢?是先夫赵德甫所撰的。上自三代,下至五代之末,这些见之于金石镂刻的文字共二千卷,都校正了错字异文,进行了汰选和品评,上足以合圣人的道德标准,下能够订正史官失误的,这里都记载了,可以称得上内容丰富了!我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明诚当年21岁,还在太学当学生。我们两家都是寒族,向来清贫简朴。每月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