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7712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29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天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检测试题29文言文阅读09异宝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2、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其所宝者异

3、也。B见一丈人,刺小船。C吾不受也。D去郑而之许。2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之有?D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学科王名不可得而

4、闻,身不可得而见。为矣,而无所以为之。ABCD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王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D文章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参考答案:1C(A中的“宝”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解释为“把看作宝物”,现代汉语中不用作动词。B中的“刺”解释为“撑”,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个意思。C中的“受”古金义相同,都是“接受”的意思。D中的“

5、去”解释为“离开”,现代汉语中的“去”义项要多得多。)2.A(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楚国”,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五员”。)3.B(A上一句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释为“从”,下一句的“于”也是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为“比”。B中的两个“因”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作副词,解释为“于是,就”。C上句中的“之”用作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下句的“之”也作结构助词,但它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上句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译为“把”,下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解释为“以致”。)4.A(孙叔敖的做法说明他很有智慧。同样说明孙叔敖很有智慧。是说郑国的国君缺少

6、智慧,不符合题干的要求。五员的行为说明郑国是一个无“知”之国。这与“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无关。指“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这正是“其知弥精”的表现。)学科王5.D(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与鄙人的例子作比较,说明所取东西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智慧有精深和底下之分。)参考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按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

7、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五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举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员再拜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

8、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奉献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达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学科王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