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7677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颓唐(t)腻歪(n)荣膺(yng)如坐针毡(zhn)B.阔绰(chu)蓦地(m)恐吓(xi)不知好歹(di)C.盘桓(hun)绮丽(q)堕落(zhu)涓涓细流(jun)D.荤菜(hn)附和(h)掂量(din)战战兢兢(j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C.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

2、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的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我们要善于选择所以,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老师书还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开

3、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有收获A.B.C.D.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B.溜索的作者是阿城,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6.下面是一份“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请认真研读后回答问题。(11分)阶段政治历史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体育军事类其他高中生18%47%20%9%6%初中生9%68%15%3%5%小学生2%82%

4、10%2%4%(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分)(2)在“语文学习的减负增效行动”讨论中,有人提出应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认为读好文学作品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阐述。(5分)(3)你们学校要举行“读书节”,请你为班级想几个读书活动。(3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13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

5、“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

6、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

7、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7.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8.掌柜说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选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9.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10.文末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后面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16分)最后一堂语文课曾颖对于我们

8、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端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要

9、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

10、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9月的阳光

11、,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方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

12、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1.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4分)平时的课:。最后一课:。12.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3分)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13.如果对第段做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2分)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14.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3分)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

13、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8题。(9分)(一)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字元伯)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二)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汧公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

14、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及毕,密置金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果然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以付之焉。(节选自尚书谭录李勉埋金,有改动)注克:约定。白:告诉。审:确实。乖违:违背。赍(j):携带。牒:文书。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二人并告归乡里(一起)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赠送)D.勉许为办事(赞成)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2)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

15、奉之。18.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评析。(3分)三、写作(40分)19.鲁迅先生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拿自己的故事与他人的故事重新组合,就可以产生新的故事,这就是一种再创造。观察你身边的人,写一两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你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与感悟。题目自拟,600字左右。答案:1.DA项,“颓”应读“tu”;B项,“吓”应读“h”;C项,“堕”应读“du”。2.D“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此处望文生义。3.AB项,“几个”指代不明确,既可指学校,也可指学校领导,产生歧义;C项,“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项,分句语序不当,“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与“直接地关系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