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7577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4月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月考理科综合试题(4月)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Ni-59 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转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C. 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D. 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2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C第1h到第2h,5

3、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3某基因在转录完成后,在该基因的某段DNA上形成了“小泡”。该“小泡”内RNA与DNA模板链配对,没有分离,故非模板链呈环状游离状态。检测发现,小泡内的非模板链富含碱基G。下列关于“小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小泡”内DNA一RNA杂交带上氢键数目较其他区段多B. “小泡”内的三条核苷酸链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C. “小泡”的存在可能阻碍该基因的复制,非模板链上易发生突变D. 能特异性切割RNA的核酶或DNA一RNA解旋酶有助于“小泡”的清除4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下列有

4、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水解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B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仁有关,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慢D抑制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加快细胞的分裂5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 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C. 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节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 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恢复6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的抗性。为研究其分子机制,科研

5、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并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提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细胞中总RNA进行反转录,并对其产物进行PCR后电泳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18S为参照)。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BBR可以提高水稻细胞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水平C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DBR可增加水稻细胞中18S基因的表达量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B黑火药燃烧反应时,氧化剂只是单质硫C“侯氏制碱”中的“碱”不属于碱,而是盐NaHCO3D杜康用高粱

6、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 B C D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 mol/L葡萄糖溶液含有氧原子数为6NAB氯气通入到含有1mol的FeBr2溶液中,当有NA个Br被氧化时,

7、共消耗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C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所含质子数目为NAD4.4 g由14CO2与14N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解释A向含有酚酞的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将SO2气体通入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紫红色褪去SO2有还原性和漂白性C向2mL0.1 molL1KI溶液中加入0.1 molL1FeCl3溶液3mL,充分振荡,用苯萃取多次后,上层呈紫红色,取下层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FeCl3溶液

8、与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并充分振荡,冷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CH3CH2Br是非电解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 与X 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 W 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半径:W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ZW D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12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

9、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为电池负极B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正极消耗44.8LH2S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2H2S2O24eS22H2O13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采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制备高纯MnO2,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含Mn2+、A13+的溶液”中还含Fe3+B加入“氨水”同时搅拌,搅拌的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C“滤渣”可完全溶解在NaOH溶液中D电解含Mn2+的溶液,MnO2为阳极产物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

10、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B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光谱D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更为精细的结构 15某空间站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另有一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飞船与空间站的绕行方向相同。当空间站运行到A点时,飞船恰好运行到B点,A、B与地心连线相互垂直,此时飞船经极短时间的点

11、火加速,变化后的椭圆轨道近地点为B,远地点与空间站的轨道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当飞船第一次到达C点时,恰好与空间站相遇。由以上信息可判定A空间站的动能小于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动能B当飞船与空间站相遇时,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飞船的加速度C飞船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D空间站的圆形轨道半径R与飞船的圆形轨道半径r的关系满足 r()R 16. 如图,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线圈中的电流的

12、有效值为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C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17如图甲所示的“襄阳砲”是古代军队攻打城池的装置,其实质就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将质量m = 10kg的石块,装在与转轴0相距L=5m的长臂末 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30,发射时对短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2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lO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s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500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

13、为15m/s18. 如图,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底端接电阻R,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m的金属棒,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静止时金属棒位于A处,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弹性势能为Ep。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则A当金属棒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B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mgl-EpC金属棒第一次到达A处时,其加速度方向向下D金属棒第一次下降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比第一次上升过程的多19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1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穿在

14、固定于竖直面内、圆心为O2的光滑圆环上,O1在O2的正上方,C是O1O2的连线和圆环的交点,将小球从圆环上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后,发现小球通过了C点,最终在A、B之间做往复运动。已知小球在A点时弹簧被拉长,在C点时弹簧被压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在A点的伸长量一定大于弹簧在C点的压缩量B小球从A至C一直做加速运动,从C至B一直做减速运动C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有两处D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20某电场中x轴上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一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运动,结果粒子刚好能运动到x3x0处。假设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E0、x

15、0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一定带正电B粒子的初动能大小为qE0x0C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为2qE0x0D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21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Alkg、mB2kg,当A、B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N时A、B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 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Bt2.0s时刻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