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15857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第1框法治国家教案部编版第三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法治国家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2解释与论证: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3预测与选择:促进法治国家建设。4辨析与评价:良法方能善治。1.政治认同: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2科学精神: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3法治意识: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内涵: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要求(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2)坚持良法之治原因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标准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

3、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判一判(1)法律反映的都是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2)良法方能善治,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二、建设法治国家1内涵: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要求推进宪法实施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4、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要求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3意义(1)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2)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5、。 辨一辨有人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应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法治国家的内涵创设情景2019年9月3日,牡丹江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四次主任会议。会议强调,要将立法和执法检查结合起来,按程序审议好城市绿化条例草案,针对征集上来的问题各抒己见,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力争再出台一部管用、实用、可操作的良法。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为什么要出台“良法”?提示: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2(预测与选择、法治意识)该市是如何推动良法善治的?提示:推进科学立

6、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探究总结1宪法至上原则(1)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即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制定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地位和效力最高。(2)其他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能与其规定相抵触。“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是对宪法至上性原则的明确表述。2良法善治(1)良法有六个标准:一是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 二是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四是要反映国情、社情、民情。 五是具备科学、合理的体系。 六是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2)善治

7、(Good 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英语和法语的政治学文献中,善治概念的使用率直线上升,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3法律的实施环节遵守法律,即守法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执行法律,即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适用法律,即司法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监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

8、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ABC D思维建模审设问知识:未限定事件:民法总则角度:评论审材料民法总则相关修改审选项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胎儿不属于公民,不符合题意;任何人都有童年阶段,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错误

9、;民法总则对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其颁行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符合题意定答案D1国家监察法将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48小时)取代“两规”(以前党的纪检工作的工作条例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措施。该措施的实施,旨在()促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促进国家机关依法履职,促进党纪与国法相统一 规范反腐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保障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彰显我国民主的广泛性A BC DB国家监察法赋予监察委员会的这一职

10、权,目的在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履职,规范反腐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党纪与国法相统一,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错误;材料不涉及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题意不符。2腐败的要害,不在级别的高低,而在于权力的异化。要防止“权力的异化”,就必须()保障公民“风闻言事”的质询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用权力来限制和制衡权力A BC DC要防止“权力的异化”,需要加强各个层面预防和监管,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符合题意;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符合题意;公民没有质

11、询权,不符合题意;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不是三权分立制,搞权力制衡和相互限制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错误。建设法治国家创设情景“法制”,就是法律和制度。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法律几乎“荡然无存”的局面,法制建设的重心是加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之后,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情况下,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根据法学法律界的建议和依法治国的实践逻辑,十五大报告把此前的提法修改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法治国家”代替“法制国家”,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而且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标志着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认识上的飞跃。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12、主义法制”修改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法治意识)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一字之差带来哪些具体要求的变化?提示: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既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又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2(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为什么要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示: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探究总结1维护宪法权威(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

13、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体系(1)法律体系(Legal System)(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

14、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2)我国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3)从法的制定和法的实施上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有一个。人大专门委员会、政府部门和地方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这些机构既没有必要更没有可能在国家法律体系之下或以外建立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3法律实施(1)法的实施,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遵守和法律监督。(2)“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是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重要观点,法律实施也是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法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司法公信力不足和在全社会树立法律信仰等问题。(2018江苏卷)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A B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