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中医治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1426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蛇串疮中医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蛇串疮中医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蛇串疮中医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蛇串疮中医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蛇串疮中医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蛇串疮中医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串疮中医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蛇串疮中医治疗【摘要】蛇串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病情轻浅,然部分病人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各方面讨论, 在辨证上提出以卫气营血论证, 治疗上主张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减轻或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引用多个外用处方以资使用.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 5,国外报道为3-5.这种病的临床症状虽不十分严重,但因可并发肺炎 ,脑炎等严重疾病而引起死亡,还有严重的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失明.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高,后遗疼痛综合症状较重, 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困扰.本文根据该病的治疗进展结合师承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进行探讨. 【关键词】蛇串疮

2、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案例一:姜某,男,35 岁。 主诉:腰背部水疱伴灼热刺痛 3 天。 现病史:患者素嗜食辛辣煎炸之品。3 天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疱,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自觉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要求中医治疗,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体温 377,脉搏 86 次分,血压 12080mmHg。右侧腰背部呈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疱液混浊,水疱间皮肤正常。白细胞计数 7.2109L ,中性粒细胞 75,淋巴细胞 25。 2舌脉象:舌边尖红,苔薄黄略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草 10g 黄芩 10g 柴

3、胡 10g 郁金 10g 延胡索 10g 薏苡仁 15g 牡丹皮 10g 大青叶 15g 板蓝根 15g 车前草 10g 茯苓 15g甘草 5g 外治:常规消毒,刺破疱疹、红升丹点涂。 4 月 24 日二诊:服上方后第 3 天体温恢复正常,水疱干燥结痂,局部红晕见少,疼痛、刺痒感减轻。继续上述治疗,继服上方 5 剂后,诸症消失。 主诉:左侧前胸臂灼热疼痛 5 个月。 现病史:5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壁、左上肢及手部灼热疼痛伴成簇性丘疱疹,外院已给予阿昔洛韦片、板蓝根冲剂内服,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用,持续用药 1 周水疱消失,但局部灼热持续不消,疼痛难忍,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2002 年

4、9 月 26 日前来我院皮肤科治疗。既住有高血压病、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体温 368,血压 130/90mmHg,被动体位痛苦面容,心肺胸透未见异常。左侧胸壁第 2、3 肋间皮肤处可见呈带状分布的色素带,左上肢肘内侧及手部、手心处也可见呈带状样色素沉着斑,局部叩痛。未见水疱、丘疹。血常规:白细胞34.2109L,中性粒细胞 66.3,淋巴细胞 33.7。 舌脉象:舌质紫黯,苔薄黄,脉沉涩。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辨证:气滞血瘀,经络痹阻。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 10g 郁金 10g 延胡索 15g 赤芍 10g 桃仁 10g 橘络3g 丝瓜

5、络 15g 板蓝根 15g 甘草 5g 10 月 8 日二诊:用药 7 剂,局部灼热缓解,但疼痛不减,并伴有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食减少,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弱,考虑到患者年老体弱,正气本虚,湿热毒邪蕴结,伤阴耗气,患者体质难免有瘀多气少之嫌,实为气虚血滞证。原方加称星子树根60g、黄芪 25g、鼠妇 6g、地龙 6g 等益气化瘀通络之品,服药 7剂后局部疼痛明显缓解。案例三:任某,女,52 岁。 主诉:左面枕部发疱后遗头痛 10 天。 现病史:约 l0 天前因“感冒”伴头痛,服“感冒通”后未见明显好转,继则左侧头面至同侧枕部发现红斑小疱,外院给予注射转移因子,阿昔洛韦及夫坦(喷昔洛韦乳膏)

6、 等内服外用药后,红斑小疱消退,但头痛未见减轻,两日后逐渐增重,痛至夜睡不能人眠,掣引性痛及同侧手臂,并有轻度的恶心感,间有视物昏花感。 检查:苦容,语言低沉。左侧头面可见到淡红色带状斑和色素沉着斑,局部叩之痛敏。 舌脉象:舌质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略数。 4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辨证:阳明热扰,瘀血阻滞。 治法:活血通窍,行气止痛。 方药:桃仁 10g 红花 10g 川芎 10g 麝香(兑)0 3g 生姜 5 片葱燕 5 个大枣 5 个臭牡丹 25g 称星子树根 60g 12 月 9 日二诊:服药 3 剂,头痛已去大半,精神振奋,面带笑容应答。嘱余下二剂药服完,另处方:桃仁 l

7、0g、赤芍 10g、黄芪15g、地龙 10g、红花 l0g、甘草 6g、臭牡丹 25g、称星子树根60g。 12 月 20 日三诊:头已不痛,给予调理肝肾和益心脾之剂濡养之。按语:蛇串疮又有“缠腰火丹” 、 “火带疮”等别名。 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本病为蛇串疮。 “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 。这些发病部位及皮损的描述,相当于今之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例一是单纯性带状疱疹,例二是带状疱疹遗留的后遗神经痛,通归于湿热火毒为患,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法,一般疗效可佳,尤为其初发的簇集成群水疱常规消毒后,针刺一一将水疱挑破,外点用红升丹粉末,其止痛效果好,水

8、疱干缩结痂快。但对老年患者由于正不胜邪,湿毒蕴结,常常致局部气滞血瘀,经络痹阻,从而出现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若泥于苦寒清解,常犯“虚虚”之戒,应重在辨证,施治随机。若证属阳虚寒凝,经络阻5滞,治宜温阳活络、散寒通滞。方拟阳和汤加减;证属气虚血滞,久病络瘀,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素体不足,气虚邪恋,血行涩滞,终成气虚血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也可多从气血调理人手,发于头面部的主以通窍活血汤;发于胸胁部的主以复元活血汤;发于腰背部的主以膈下逐瘀汤;存各类主方的基础上灵活的随证加减在于各家的变通。对于年老体弱者针对病证,又要兼顾其体质,血分药的应用中切勿忘记黄芪类气分药的参与气行血行,气力足痞涩之血脉得以畅通,通则不痛矣。 在饮食卜给予高热量、高维牛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瓤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海鲜、公鸡、鲤鱼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参考文献 1丁明利;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6 例J; 河南中医;2007 年 03 期. 2菊昭;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皮肤病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