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1309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DNA 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作者:武顺娟 陈昭辉 魏姜梅 孙雪 王海燕 计静【摘要 】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 2005 年 6 月2008 年 2 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患者 5318 例,其中 230 例患者行 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 HPV-DNA 检测,173 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318 例中 LCT 异常 512 例; 其中 230例患者行 HPV-DNA 检测, 阳性 114 例(73.55), HPV-DNA

2、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PV-DNA 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LCT 是宫颈癌筛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选方法。若联合高危型 HPV-DNA 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则更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关键词】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LCT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阴道镜宫颈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 135 万,约占世界的 14。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明确关系1 。 宫颈癌的发病及进展是2一个长期过程,其间有效的筛查及恰当的治疗完全可能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阶段并彻底治愈。本文采用液

3、基细胞学方法在普通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 5318 例,部分患者 230 例行高危型HPV-DNA 检测,对 173 例细胞学结果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2 ,与组织病理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 年 6 月 2008 年 2 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患者 5318 例,年龄 2060 岁,结果异常者512 例,其中 230 例患者行 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HPV-DNA 检测,173 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1.2 方法1.2.1 标本的采集 专门的液基细胞刷插

4、入宫颈管内约 1cm,保持适当压力,使细胞刷呈扇形,顺时针旋转 3 圈,收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洗入装有 Autocyte prep 保存液小瓶中,经Autocyte prep 制成薄片,再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31.2.2 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 2001 年 TBS 分类法3:(1)正常范围(WNL),(2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不典型鳞状细胞(ASC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 ,鳞状细胞癌( SCC) ,不典型腺细胞( AGC) 。 (3)腺细胞异常:不典型腺细胞(AGC) ;宫颈管原位癌(AIS) ;腺癌。1.2.3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组织学

5、检查 对 173 例患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送病理。按 TBS 方案统一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术语,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I 级(CIN1 )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 )含 CIN2 及其以上病变(CIN2) 。1.2.4 HPV-DNA 检测取宫颈分泌物用美国 Digene 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检测系统(Hybird Capture,HC-II)检测。1.2.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0.0 进行 2 检验。2 结果2.1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液基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标本 5318 例,4WNL 4807 例(90.39%) ,A

6、SC 349 例(6.56) ,LSIL 82 例(1.54%) ,HSIL 26 例(0.49) ,AGC 54 例(1.02) 。2.2 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结果 ASC 中宫颈低度病变49.42(43/87) ,CIN28.05(7/87) ;LSIL 中宫颈低度病变54.00(27/50) ,CIN28.00(4/50 ) ;HSIL 中宫颈低度病变29.41(5/17) ,CIN2 52.94(9/17) ;AGC 中宫颈低度病变36.84(7/19) ,未检出 CIN2(表 1) 。2.3 HPV-DNA 检测结果 512 例细胞学异常中的 230 例患者HPV-DNA 检测,其中 5

7、2 例细胞学结果为 ASC 的患者因高危型HPV-DNA 检测结果阴性未进行阴道镜检查;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 155 例,HPV 阳性占 72.98,阴性占27.02,且随病变级别升高 HPV 阳性率呈递增趋势,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表 2 及表 3) 。如表 1 所示 17 例 HSIL 中宫颈活检结果有 3 例为炎症或化生,但高危型 HPV-DNA 均为阳性。在 CIN2 中,仅有 1 例为高危型 HPV-DNA 阴性,其宫颈刮片结果为 ASC-H。表 1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表 2 液基细胞学异常者HPV-DNA 检测结果注:HSIL、 LSIL 组与 ASC 组

8、比较 HP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 3 HPV-DNA 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注:CIN2+与另外 2 组比较 HPV-DNA 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3 讨论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彭兰芝4报道, CIN 约 10 年发展为原位癌,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约需 310 年,而 CIN 发展为浸润癌可能需 1015 年,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阶段,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传统涂片的假阴性率高达 53%90, 而液基薄层技术采用液体存储宫颈细胞,自动化制片,制成细胞单层、背景清晰的薄片,

9、避免了常规刮片中因黏液、血液及炎性细胞的遮盖导致的漏诊5 ,提高了细胞学的准确性,1996 年美国 FDA 批准用于临床。文献报道液基细胞学较传统涂片有较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6 。本研究中检测出 ASC 及其以上异常 512 例,占 9.63,173 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出宫颈 HPV 感染以上病变103 例,占 1.94(103/5318 例) ,CIN2 及其以上病变 21 例,占 0.39(21/5318 例) 。行阴道镜检查的 87 例 ASC 中检出CIN2 病变 7 例,占 8.05,与文献报道类似 7 ,可见应用液基细胞学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

10、液基细胞学异常、且行阴道镜检查及 HPV-DNA 检测的 155 例患者中,随病变级别升高(ASC/LSIL/HSIL),高危型6HPV-DNA 阳性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 17 例细胞学诊断为 HSIL 的患者高危型 HPV-DNA 均为阳性,而其中 3 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及宫颈病变,21 例组织病理学结果为 CIN2患者中高位型 HPV-DNA 阴性仅有 1 例,其细胞学结果为 ASC 不除外 HSIL,病理结果为局灶 CIN2,可见高危型 HPV-DNA 检测是对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重要补充。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HPV-DNA 阳性的女性中 1528 在

11、 2 年内发生鳞状上皮内病变(SIL) ,而 HPV-DNA 阴性者只有 13 在 2 年内发生 SIL,可见,对高危型 HPV-DNA 阳性的患者的进一步检查、追踪至关重要。我院妇科门诊对所有就诊患者常规进行宫颈癌防治宣教,尤其是1 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糜烂、外阴阴道湿疣、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的患者,妇科手术前患者常规予液基细胞学进行宫颈防癌筛查,涂片不满意者需复查。对 ASC 患者依照美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协会(ASCCP)对 ASC 的处理提出 3 种方案实行个体化处理:重复细胞学检查;立即阴道镜检查或高危型 HPV-DNA 检测。对 LSIL 和 HSIL 患者则直接行阴道镜检

12、查及宫颈活检,有条件的患者行 HPV-DNA 检测。由于液基细胞学准确性较高、方便、无创等优点,行细胞学检查后残余标本可以行 HPV-DNA 检测,患者也较易接受,LCT 是宫颈7癌筛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选方法。若联合高危型 HPV-DNA 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则更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参考文献】1 Saranath D,Khan Z,Tandle A,et al.HPV16/18 prevalence incervicallesions/cancersand p53 genotype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form India.Gynecol Onco

13、l,2002,86(2 ):157-162.2 钱德英. 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 ( 3):137-138.3 Dine S,Dine D,Robert K,et al.The 2001 Bethesda Systerm 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ervical cytology.JAMA,2002,287:2114-2119.4 彭兰芝.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命名分类病理及转归.中国适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54-456.5 The 1998 Bethesda Systerm for Reporting Cervical/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i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orkshop.JA-MA,1989,262(7):931-935.86 顾美皎.TBS 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和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66-467.7 徐爱娣,丁爱华,张惜阴.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2):751-7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