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2979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国封地“父业子承”A君主开明 B政治统一C思想繁荣 D社会转型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政事堂 B门下省C礼部 D市舶司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广东农家子弟赴东

2、京参加科举考试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佛郎机夷”当指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洛克 B伏尔泰C孟德斯鸠 D狄德罗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10下图两种交

3、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2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 B第一次世界大战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反映的实质是A殖民统治的衰落 B世界霸权的确立C工业社会的形成 D政治制度的完善14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棉纱担6.94%4.86%印花布匹1

4、4.25%4.98%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南昌起义中共“一大”亚非会议中美正式建交ABCD16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B“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C“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D“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

5、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7“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促成这一“经济共同体”建立的第一步是A煤钢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C欧洲联盟D发行欧元18二战后,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组建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B亚太经合组织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19某摄制组拟拍摄记录片邓小平与上海,最适合选用的内容是A租界市政B淞沪抗战C上海解放D浦东开放20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瓦解的历史事件是A东欧剧变B德国统一C柏林危机D苏联解体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要在中央”(10分)周代以后,历朝统治者为

6、了有效控制辽阔的疆域,不断推出强化对地方控制的举措,体现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国家理念。21完善制度以加强对地方控制是一种方式。按照示例填写表中的制度名称。(6分)朝代举措示例西汉中央官员巡视监察地方推行_隋唐改革选官制度推行科举制以抑制地方门阀元朝重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地方行政创置_清朝中央监督宗教首领的产生程序在西藏实行_22在加强政治控制的同时,统治者也重视对臣民的思想控制,如:(A)大兴文字狱(B)倡导理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将相应字母符号填入下列表格中。(4分)皇帝思想控制的方式秦始皇(1)汉武帝(2)宋宁宗(3)乾隆帝(4)(二)十九世纪中期的世界(15分)23

7、将与上图中对应国家代号(字母)填入相应位置。(5分)题号国家言论(1)“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2)“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3)“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4)“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5)“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2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五国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8、(10分)(三)回望戊戌变法(16分)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两个甲子之前的戊戌变法,既是晚清系统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至今仍有不少课题值得研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随后的问题。材料一A严复译著天演论书影 B康梁流亡海外后宣传变法时常用的照片 (左起:梁启超、光绪帝、康有为)C京师大学堂旧址遗迹 D戊戌政变记(梁启超:1899年成书)25请对材料一中图片的史料价值加以判断。(填入符号,6分)(1)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措施的影响,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2)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3)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结局,较为全面的史料是:_材料二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

9、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萧一山清代通史材料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儿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里逊的信(1898年11月25日)材料四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26材料二、三、四都在解释什么问题?(3分)27你认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有何价值?(7分)(四)中西文化“化合”说(19分)1918年,梁启超赴欧洲游历。1920年,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出版了名著欧游心影录,并提出了中

10、西文化“化合”说,对当时中国文化界震动极大。节选如下:“从前欧洲人民,呻吟于专制干涉之下。于是有一群学者,提倡自由放任主义,说道政府除保持治安外不要多管闲事,听各个人自由发展,社会自然向上。然而社会上的祸根,就从兹而起。现在贫富阶级的大鸿沟,一方面固由机器发明,生产力集中变化,一方面也因为生计上自由主义,成了金科玉律。到十九世纪中叶,更发生两种极有力的学说来推波助澜,一个就是生物进化论,一个就是自己本位的个人主义。所以就私人方面论,崇拜势力,崇拜黄金,成了天经地义。就国家方面论,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变了最时髦的政治方针。这回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其起原实由于此。将来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其起原也实由于此

11、。 “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渴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比较好,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一个国民,最要紧的是把本国文化发挥光大。“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问题:28材料中“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和“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各指什么?(4分)29你如何看待梁启超提出的中西文化“化合”说?(15分)杨浦区2

1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18.3)一、选择题(共40分)12345678910DBCDACCBDC11121314151617181920CBADBDACDB二、综合分析题 (共60分)(一)“要在中央”(10分)21每项2分,共6分 刺史制度 行省制度 金瓶掣签制 22每项1分,共4分(1)D (2)C (3)B (4)A(二)19世纪中期的世界(15分)23(5分)(1)D (2)B (3)C (4)A (5)E24. (10分)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德国:国家分裂;中国:军事、经济落后;俄国 :农奴制 ;日本:封建幕府专制统治(三)回望戊戌变法(1

13、2分)25. (6分)(1)C (2)A (3)D26.(3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7. (7分,任意1项2分)勇于改革的精神、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使命感或担当、传播新知新学的社会启蒙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适当赋分)(四)中西文化“化合”说(19分)28. (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2分)29. (15分) 本题采用观点、论证、组织、逻辑的阅卷方式。观点提炼;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如,梁启超的中西文化化合说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重建文化自信的映射。化合说反映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作了纵向观察和横向比较后做出的理性思考。化合说折射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理解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它是解决社会转型时期中西文化冲突的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