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2308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密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六国论学案(一)【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准确翻译并背诵全文。2、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提升认识境界,学以致用、写写自己的感想。【文本回顾】六国论选自_的_,他的儿子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两个分论点是:一_ ;二_ 。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 。【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率赂秦耶(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抱薪救火(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 )( ) 革灭殆尽( ) 当与秦相较( )斩荆棘( ) 日削月割( )【解释加点字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名句默写】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2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故宜然。古人云:“ , , , 。此言得之。4.悲夫!有如此之势, , , 。 !5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高考链接:1、(2013浙江)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2、(2013山东)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07上海卷、06浙江卷)思厥先祖父, ,

3、 ,以有尺寸之地。4(08上海卷)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5、(08山东卷)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文言知识点梳理:一、 文言实词1找出通假字6(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找出活用字并解释(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一词多义。(1)非: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觉今是而昨非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或: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至德不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见恨晚 死者相藉 伯乐相马 (5)势: 其势弱于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与人为善与战胜而得者六国与秦皆诸侯(7)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

5、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不速之客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贞曜先生墓志铭(8)厥思厥先祖父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和之璧, 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二、文言虚词 (1)而: 赂秦而力亏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而秦兵又至矣 二败而三胜某所,而母立于兹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2)之:破灭之道也 诸侯之所亡子孙视之不甚惜 此言得之 苟以天下之大 句读之不知顷之,烟炎张天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 以地事秦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4)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以为

6、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三、指出下面特殊句式的类型(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后秦击赵者再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四、翻译句子(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答案文本回顾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

7、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通“曝”,冒着)(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2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用法,使弱)(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3古今异义4一词多义

8、。(1)非: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不对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2)或: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3)得: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必须,一定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相:互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 相见恨晚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 (捕蛇者说)亲自观看 伯乐相马(5)势:势力 其势弱于秦 (六国论)形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7)催促(8)因而表承接 玉石二 文言虚词 略4、开始;开始;曾经;刚刚才5特殊句式(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式)(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式)(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