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09266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11月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寿一中北校区2018-2019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历史一、单选题(20小題,共60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卷上)41左传阳公七年记载,西周时期“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则材料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明确而严格 B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4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选拔的范国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4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変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新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下列各项中,通过分割宰相财政权来强化皇权的官职是(

2、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唐朝的中书今C明朝的户部尚书 D宋朝的三司使44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撤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A军机处成为法定中央一级机构 B清朝中央行政效率降低C军机处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45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B推动了“改土归流”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

3、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47纪录片一村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鮮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祖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标志若抗日战争进入战

4、略相持阶段A B C D4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性。A B C D49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甘肃通渭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做出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提出保卫陕北苏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这次会议( )A表明中共中央探索出正确革命道路 B说明中共从

5、幼鞋走向了成熟C反映出中共坚持民主革命任务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5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反“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得长征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大捷,51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最准确的是(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国国内永久和平C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个偶然事件 D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521861年4月,曾国藩的助手

6、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的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皆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A各国律例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53“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来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常被过低估计。这不足为奇,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封建帝制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民主。”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作者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B认为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帝制C认为革命没给人民带来民主 D认为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4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

7、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552012年7月18日,为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静安区召开。中共二大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决定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561930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載文指出,“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域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和事

8、实上都是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而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成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材料说明当时( )A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存在分歧 B中国革命照搬苏联经验取得胜利C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达成共识 D右傾思想在党内占主导地位57某同学制作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长征胜利C南昌起义、道义会议 D八七会议、井网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8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

9、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59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大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 D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60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内蒙古自治政府是( )A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B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D家古

10、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答案请作答在答题卷上)6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发展。(礼记中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动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情。”汉朝初期,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曹魏时期,魏文帝釆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至隋唐时期,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立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落,中试者举用

11、之,然后为真正考试。此外,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姬轩亦国柞密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时期的选官标准,并分析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中共面对的“危机,又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井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7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战争开

12、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货款援助。二战期间,美国虽然支持腐败的蒋介石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等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有何特点?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