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8979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湘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检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B.bC.cD.d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宗教中心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开阔平坦河流交汇处A.B.C.D.答案1.A2.B解析第1题,a为河流交汇处且地处平原,农业发达。第2题,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为平原,河流在此交汇,

2、水运便利。(2018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增加最明显的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4.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地区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增加C.人口分布的变化D.农业技术的进步答案3.C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亚洲耕地面积波动下降,欧洲变化幅度不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波动上升,其中北美洲上升幅度最大,故C项正确。第4题,高纬度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地区不同程度的扩

3、张趋势说明热量条件得以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A项正确;在高纬度地区,热量是影响农业分布的根本因素,只有根本问题解决了,人为因素才会起作用,故B、C、D三项错误。哈齐高铁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被誉为中国“最北高铁”。该线于201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运行。下图为哈齐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5.哈齐高铁路基基床采用表面吸附作用很弱的粗颗粒填料,不得含有黏土(含沙粒很少、有黏性,不透水的土壤)。其主要目的是防止()A.昼夜温差过大B.旱季就地起沙C.路基冻胀变形D.地表积水渗漏6.哈齐高铁建成通车将最先影响齐齐哈尔的()A.城市等级B.服务范围C.城市规模D.城市化水平答案5.

4、C6.B解析第5题,从题干中“吸附作用很弱、粗颗粒填料,不得含有黏土(含沙粒很少、有黏性,不透水的土壤)”等文字看出,路基尽可能降低水的数量和体积,是因为寒冷地区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导致路基变形,会破坏路基的稳固。第6题,关键词是“最先影响”,高铁只要通车,服务范围就立即改变。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完成第79题。7.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A.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B.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C.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

5、状况D.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8.吉尔格郎河成为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的主要原因是()A.水质较好,运输便利B.水量丰富,产冰量大C.水流缓慢,透明度高D.河道较浅,易于开采9.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发现新的采冰区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水质污染加剧A.B.C.D.答案7.B8.A9.D解析第7题,由题干信息“来年夏天出售”可知A项错;西北夏季高山冰雪融化,水源比冬季更充足,C项错;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如果要用于降温,主要是白天,D项错。寒冬采冰储藏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主要是用于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第8题,根据上题答案,用于食

6、品的水对水质要求高,且图上有公路,故A项对;支流的水量比干流小,水量不大,B项错;透明度高不一定水质好,和主要要求不符,C项错;河道浅,水量少,得到的冰就少,D项错。第9题,采冰量少可能的原因有:一是能开采得到的冰减少,和水量减少有关,西北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量变化关系不大,而全球变暖,冰川规模减小与此相关;二是需求减少,原因是制冷技术出现,机械制冰方便快捷;三是水质变化导致不能用,所以减少开采。(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图a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单位:米),图b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ab10.该小学最有可能在()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东南

7、丘陵11.最近该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监测()A.滑坡B.泥石流C.洪涝D.台风12.该地为了稳固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A.排水B.建抗滑墙C.植树种草D.清除土方减载答案10.D11.A12.C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该小学所在地区有常绿林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植被类型是落叶林,A、B两项错误;图示区域海拔在200500米,不可能是云贵高原,最有可能在东南丘陵,C项错误,D项正确。第11题,根据图示可知,该地的岩层倾斜方向、土层倾斜方向与坡面朝向一致,容易发生滑坡。因此最近该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监测滑坡,A项正确。第12题,根据

8、图示可知,土层滑动面是基岩表面,植树种草只能增加土层重量,没有稳固土层的作用,效果最不明显。排水可以减轻土层重量,预防下滑;建抗滑墙有利于阻止土层下滑;清除土方减载,减轻重量,也有利于降低土层下滑危险。二、综合题(共52分)13.(26分)读我国古丝绸之路上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答案(1)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断流。(2)河流从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流速减缓,沙石大量沉积,形成宽广的

9、冲积平原。(3)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农田灌溉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等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答对4点即可)解析第(1)题,河流水文特征要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来回答。图示地区有沙漠、永久冰川可知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为河流汛期,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河流断流。第(2)题,考查重点是河流对平原形成的影响,考查的是河流地貌的成因,图中平原位于山前,地貌类型是冲积扇,河流从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流速减缓,沙石大量沉积,

10、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第(3)题,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要协调上中下游的用水关系,节约用水,如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采用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1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某区域地形略图,该区域河流洪峰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产生的洪水灾害也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地区也是我国铁路规划建设的重要区域,图中甲丙丁铁路线是原有铁路线,甲乙丁铁路线是由山脉北侧通向山脉南侧的一条规划中的交通动脉。(1)说明该区域河流洪峰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2)简述该区域河流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3)试分析甲乙丁铁路线建设

11、的不利自然区位因素。答案(1)特点:具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成因:季节变化春夏季节,积雪冰川消融量大,降水多,形成洪峰;冬季,降水少,积雪冰川消融停止,洪峰消失。日变化春夏季节白天气温升高,积雪冰川消融量增大,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积雪冰川消融减少,洪峰消退。(2)危害:洪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春季大量洪水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播种;夏季正值农作物生长期,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导致农业减产。(3)不利自然区位因素:山谷相间,地势起伏大;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地形限制,工程量大;春夏季节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多发。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河流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白天流量大,夜晚洪峰消退,说明融水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具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第(2)题,季节性洪水灾害发生的季节应是春季和夏季。春季会影响农作物的播种,而夏季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第(3)题,甲乙丁铁路线建设的不利自然区位因素从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