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8656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岳麓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预习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一、孔子的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和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的(3)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4)教育思想:a、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b、教育方法上:主张和启发诱导c、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学习要独立思考和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二、老子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a、认为“”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b、包含着丰富的(2)政治思想:提倡政治上,以“无事取天下”新课感知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战国时期诸子

2、百家的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代表利益思想主张儒家孟子新兴地主荀子墨家墨子小生产者道家庄子没落奴隶主贵族法家韩非子地主兵家孙膑地主课堂学习互动探究知识精讲一、百家争鸣局面(思想异常活跃)出现的社会原因1.概念阐释:“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战国时期,许多学术流派或学者(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从各自派别的利益出发,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彼此融合的局面。2.历史背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大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井田制崩溃,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

3、权威(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 士。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治国理念“仁”,“为政以德”“仁政”礼法并施民本思想“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历史观“克己复礼”主张社会进步主张社会进步伦理观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三、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两者 所说的“仁”有何区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是什么?

4、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 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 差别的根源是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四、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显学: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家学派思想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后来不受重视: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课堂点拨例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 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

5、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解析:题眼:“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考点:仁政学说。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例2、(山东文综9)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内涵的认识。材料的含义是对待别的国、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

6、、人一样,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B正确,D错误。儒家的“仁爱”“礼治”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AC两项错误。 例3、(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由此可知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当堂达标1.“当官

7、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把它作为勉励自己坚持真理的格言;人民群众则把它作为向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 A儒家B道家 C法家 D墨家2.图为2008年残奥会会徽,图形部分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 “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 ) A.墨子 B.韩

8、非子 C.荀子 D.庄子3.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4.图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C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D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

9、“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1.A 2.C 3.C 4.C 5.B 6.D 归纳小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

10、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感悟探究一、选择题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

11、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4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5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

12、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7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 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A甲 B乙 C丙 D丁8如果说中华

13、文明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百家争鸣就是这条河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群 星璀璨,诸子百家主要围绕宇宙时空、社会秩序、人生价值三个焦点进行论战,他们的观点 实质上代表了( )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9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 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10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 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 的一页,道家智慧则是最的一页。”与试题要求能一一对应的选项是( ) A刻毒 深刻 聪明 B深刻 聪明 刻毒 C刻毒 聪明 深刻 D深刻 刻毒 聪明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识别诸子百家主张及文化的争鸣与碰撞;1“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者,这种人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位者,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