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708653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一、基础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绝不会袖手旁观。为了推销产品,

2、商家打起了“绿色生活”“环保电视”的主意。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消费者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ABCD【答案】B【解析】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用“不温不火”。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此处用错对象。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此处敬谦失当。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安居,也可以选择流浪,但不能选择没有深刻情感的生活,否则你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片虚空。B由

3、于消费者出行不便,堵车、车位难找等情况,使得石家庄地铁施工沿线商场、饭店等的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C这个“第一名”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可以是踢足球、打篮球、游泳、唱歌、跑步等体育运动,总而言之要有一样是胜出的。D中国国防工业尽管在若干重要的技术领域仍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以稳定且较大的步伐逐渐缩小着差距。【答案】D【解析】A.主客颠倒,“你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片虚空”应改为“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一片虚空”。B.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C.不合逻辑,“唱歌”不属于“体育运动”。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

4、事。B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答案】D【解析】A.“忝列”表自谦,说“您忝列”不得体。B.“莅临指导”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客套话,此处用于平级的“各兄弟学校”不得体。C.“令”,敬词,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此处应改为“小女”。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我曾经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是辛勤劳动的人们脸上的汗水;我也见过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_;我还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开在

5、那些孤独却仍然微笑着的人们脸上。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时代的萤火虫,_,但它们彼此温暖。每当你的黑夜来临,它们总会扑哧扑哧地飞到你面前,带着自己小小的光亮,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_。【答案】 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卑微、孤独、不被人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二、文本阅读阅读“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至“不能逃学我只好做梦”,完成后面的题。5在逃学的过程中,“我”为什么喜欢周围稀奇古怪的事?_【答案】儿童的天性,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使然。6“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这句话有何含义?_【答案】“我

6、”经常逃学。“我”天资聪颖,对学习应付自如。7沈从文如此喜欢大自然,这对他以后的写作有什么好处?你怎么看待他的逃学?_【答案】他在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为他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看法略)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东方小四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沈从文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

7、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巴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我终于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了她的纯粹高洁。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8、。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古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口若悬河。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

9、,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强。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

10、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沫若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者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了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沫若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自己决定。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的妹妹张

11、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选自读者,有删改)【注】中间古代服饰研究:这部书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 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1949年沈从文被代表一种新环境的郭沫若全盘否定了,宣告了沈从文写作时代已经结束。B.沈从文的天分也表现在文物研究方面。他有关文物研究的文章颇显功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还填补了国内空白。C.面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文字,作者“依然会有流

12、泪的冲动”,主要是为沈从文与世无争,毫无声响地转身而感动。D.郭沫若高度评价了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还为之撰写了序言,以此来对沈从文的文物研究予以肯定。【答案】A【解析】“宣告了沈从文写作时代已经结束”说法错误,这只是沈从文的“直觉”。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对比强烈,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也有统摄全文的作用。B.文章以作者随手翻着沈从文的书信集开篇,引出对沈从文在“精神失常”时期的情况的交代,显得十分自然。C.沈从文喜欢妻子张兆和的美丽、忠诚、纯真、微黑、大家闺秀的才气,虽然他们彼此并不能懂得对方,但他们却能相守一生,令人夸赞。D.沈从文骨子里有一股倔强,面对郁达夫的泼冷水、鲁迅的痛斥,他坚持自己的写作之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被苦难打倒的。【答案】C【解析】“他们彼此并不能懂得对方”表达有误,原文是“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10.文章末尾张兆和评价沈从文:斯人可贵。请结合概括沈从文的可贵品质。【答案】他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坚持不放弃。面对鲁迅、郭沫若等人的批评打击,他宽容忍让。面对批斗中的辱骂、鞭打,他安之若素,不绝望。在文学道路走不通后,他懂得转身,在痛苦中取得文物研究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