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7392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8届)第六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B.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 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D. 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蓝藻、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均属于自养型生物,但蓝藻为原核生物,黑藻为真核生物,A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见,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C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由于在细胞

2、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2. 细胞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其中酶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 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和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C. 有些酶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D. 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答案】B3. 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适量95%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色素带,对色素带由上到下

3、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B. 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D. 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答案】B【解析】液泡中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用9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时,只能提取到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层析液分离时,可以得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胡萝卜素,A错误;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正确;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a,C错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随着层析液扩散的

4、速度越快,所以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D错误。4. 某研究小组做实验探究某单细胞绿藻在正常温度环境和低温胁迫时脱落酸(ABA)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低温胁迫环境下ABA可以诱导IAA的合成促进生长B. ABA可以抵抗低温胁迫对藻类的伤害C. 正常温度环境下ABA对藻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 自然生长的藻类遭遇低温时ABA的合成量可能会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ABA)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藻类数目,因此由图示信息不能得出“低温胁迫环境下ABA可以诱导IAA的合成促进生长”的结论,A错误;曲线图显示:随

5、着脱落酸(ABA)浓度的增加,正常温度环境(25)中的藻类数目逐渐减少,而低温胁迫(10)时的藻类数目逐渐增多,说明ABA可以抵抗低温胁迫对藻类的伤害,正常温度环境下ABA对藻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C正确;综上分析可推知:自然生长的藻类遭遇低温时ABA的合成量可能会增加,D正确。【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探究某单细胞绿藻在正常温度环境和低温胁迫时脱落酸(ABA)对其生长的影响),明辨自变量和因变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条曲线随着脱落酸(ABA)浓度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趋势,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

6、。5.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防止滩涂被破坏C. 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答案】B【解析】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

7、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恢复,D正确;答案选B。6. 摩尔根将一只白眼雄果蝇(甲)与红眼雌果蝇(乙)杂交,得到F1都为红眼(雌、雄);再将F1雌、雄杂交,得到F2,其中红眼(雌、雄):白眼果蝇(雄)=3: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控制果蝇眼色基因(W、w)的化学组成相同B. 根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C. 该实验的假说是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D. 用F1中红眼雌果蝇与甲杂交,所得结果可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答案】D【解析】控制果蝇眼色基因(W、w)的基本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A项正确;F1雌、雄杂交,F2中红眼(雌、雄):白眼果蝇(雄)=3:1,

8、据此可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B项正确;F2中眼色与性别有关,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推测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C项正确;用F1中红眼雌果蝇与甲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均有1/2红眼,1/2白眼,不能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D项错误。【点睛】“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

9、等位基因控制。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7. 某小组同学利用图中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实验,取200 mL不同温度的无菌水倒入培养瓶,然后加入15 g葡萄糖及5 g干酵母,混匀后放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实验进行20 min,观察现象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_,从数据中分析_(填“能”或“不能”)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2)实验组3的装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动,在15 min后液滴缓慢向_(填“左”或“右”)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该气体的场所有_。(3)有的同学认

10、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4现象虽然相同,但原理不同,老师建议他进行实验验证,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若_,则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答案】 (1). 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 (2). 不能 (3). 右 (4).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5). 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4放在30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6). 实验组1产生气泡,实验组4仍然没有气泡产生【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不同温度处理后,实验现象不同:冰水(0)和热水(55)条件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酵母菌呼吸几乎停止

11、,而凉水(10)处理时只能看到少量气泡,温水(30)处理时产生气泡,由慢到快,由少到多,说明在温水条件下,酵母菌呼吸强度较高。(1)细胞呼吸属于酶促反应,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分析表格中实验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数据中分析不能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只能说明实验数据下,第3组30条件下,酵母菌呼吸强度较高。(2)实验3的装置中最初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液滴未移动。在15min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没有氧气消耗,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液滴缓慢向右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3)实验组1

12、和实验组4都没有气泡产生,但原理不同,前者酶的结构没有破坏,而后者酶的结构已破坏。可用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4放在30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若实验组1产生气泡,实验组4仍然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观点是正确的。【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表格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解释。8.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突触进行的。请回答下列与突触传递相关的问题:.(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2)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

13、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功能。若发现某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严重超标,则可确定该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3)神经-腺体接头处也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如寒冷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_;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还受_等信息分子的调节。【答案】 (1). 钠离子Na+ (2).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 自身免疫 (5).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6). 甲状腺激素【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学生熟知神

14、经调节、免疫调节、体液调节的过程,以及神经递质在这三种调节过程中的作用。(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动作电位的产生依赖钠离子内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与肌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严重超标,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出现异常,从而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结构属于自身免疫病。9. 夏蜡梅是一种落叶灌木,属于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狭小的区域内。生态学家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对夏蜡梅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的影响。(1)种群密度是指_。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2)生态学家调查了白水坞、西坑、大明山三个地区不同基径夏腊梅个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上图可判断,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而西坑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3)研究发现,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蜡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