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738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能够为作者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A.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参加万隆会议C.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 改善中日关系2、20世纪50至70年代,中美多次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共识明确于()A.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1972年基辛格访华C. 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D.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3、20世纪中叶,某国际会议通过决议向世界宣告:“与会国保证尊重印支三国的独立,主权和内政不受干涉;

2、印支三国将分别举行全国的自由选举。”该文献是()A.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书B. 1954年日内瓦协议C. 1955年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 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4、1982年邓小平对印度代表团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的话反映了()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B. 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必要性C. 第三世界对我国经济提供帮助 D. 中国需要加入世贸组织5、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

3、“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以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C. 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D.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大会7、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 倡导和

4、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的史实有()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 B. C. D. 9、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A. 提出“一边倒”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

5、组织10、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B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1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

6、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3、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刘少奇在6月至8月秘密访问苏联期间,在致斯大林的书面报告中对人民民主专政作了说明:“工人阶级要向资产阶级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斗争,才能保护工人阶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利益。但同时,还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妥协与联合。”刘少奇这一说明()A旨在争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 B形成中共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C促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D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下政策的灵活性14、1976年2月6日

7、,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8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15、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的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B、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D、与7

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16、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有利于和平。我们不打别人的牌,就是说不打苏联的牌,我们也不让别人打我们的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说道:“邓小平1985年对我说过:我们不会拴在一架马车上。”这表明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表现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不结盟D.求同存异17、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这一说法说明美国:A外交重心由对苏转向对华 B逐步放弃反苏政策C积极谋求世界和平与稳定 D试图利用中国牵制苏联18、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

9、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19、毛泽东1974年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A.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B.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C.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D. 开创了新中国

10、外交新局面20、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 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21、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这次会议()A.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 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 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22、据新华社

11、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3、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求同存异

12、、市场经济理论24、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B. 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深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25、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是在于()A. 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 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 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 发挥在国际关系中

13、应有的作用26、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指()A.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外交胜利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7、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这材料表明()A. 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 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

14、地位28、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29、某学者评论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一外交政策时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取得的外交成就有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促成了朝鲜战争的停战参加了万隆会议 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进程A. B. C. D. 30、2015年正值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说,正是此次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A. 联合国会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普适性C. 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 万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1、1970年6月4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紧接着,美国驻法大使向中国驻法大使馆传递美方的意图: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