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7381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授课题目苏武传拟 3 课时第 2课时三维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方法与过程: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重 点 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难 点 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课 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因材施教一、 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2、。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二、讲授新课:1、疏通7-10段的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2、翻译课文7-10段:三、 安小标题,理清脉络:检查上节课学生的预习情况,由学生回答。明确: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一) 1、初使匈奴

3、,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二)1、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2、第2、3自然段 虞常谋反 牵连苏武 3、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4、第5、6自然段 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 5、第7、8自然段 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 6、第9、10自然段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三)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2。虞常谋反,苏武株连3。卫律逼降,坚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因材施教贞不屈4。流放北海,杖节牧羊5。李陵劝降,大义凛然6

4、。苏武归汉,青史流传四、总结汉书叙事艺术特点: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详略得当五、分析人物,总结手法: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1)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

5、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2)、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文章的重头戏,这部分主要是语言描写。找出这些语句,读一读,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体会到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明确: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