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724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D)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故选D项。2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A)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D崇尚“至道

2、无为”政治理想解析材料“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表明,李贽反对鄙俗,崇尚自由和个性的释放,故A项正确。3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A)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解析李贽是明朝后期著名思想家,其性格离经叛道,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大胆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代表作有焚书和藏书。A项为正确答案,B、C、D三项表述正确

3、,但不符合题意。4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这个“新”时代(A)A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C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开始倡导“自由”“平等”思想解析A项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这一说法符合史实。以黄宗羲的思想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思想界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后世的启迪和启蒙、对君主专制统治的冲击。B项民主启蒙思想只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D项

4、开始倡导“自由”“平等”思想说法错误,黄宗羲在根本上没有突破封建体制,虽然反对君主专制,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蓝图。故本题应选A项。5(2019四川双流中学高二月考)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此恰当的评价是二者都是进步思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D)A历史评价都是主观评说B二者思想主张作用相同C二者都是地主阶级士人D评价置于具体历史时期解析历史评价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并非全是主观评说,故A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处在向封建社会转型期,是为了建立新的社会统治,维护中央统治,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作用并不相同,故B项错误;不能因为二人的阶级属

5、性相同而说明其思想都是进步的,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顺应了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益衰落的趋势,因此应该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内进行评价,故D项正确。6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明他主张(A)A经世致用 B为政以德C心即理也 D独尊儒术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来看,其体现了顾炎武治学要“明道”“救世”,要研究实际可用的学问。这说明他主张经世致用。故选A项。7(2019江苏海门高二期末)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

6、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B)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解析材料中“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正确。8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D)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解析王夫之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符合题意。9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C)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否定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

7、承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补充完善解析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但其批判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未跳出儒学的范畴,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选C项。10(2019郴州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B)A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B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解析根据时间信息“明清之际”可判断出题干所说的“新思想系统”指的是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

8、其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B项正确,C项错误;“新思想系统”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新思想系统”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当时也不占思想的主流,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李贽是晚明中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反正统意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贽的思想语录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以天下之失所也而忧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之域。于是有德礼以

9、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李贽焚书材料二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在中国,他的后继者们赋予了他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世界上,他被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先行者利玛窦称为“中国人中罕见的典例”。许苏民李贽评传材料三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美)黄仁宇万历

10、十五年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9分)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看法上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背景归纳。答案观点: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追求个人自由(抨击儒家仁义道德束缚个人自由)。特点:反传统、反权威(反封建)。(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这句话的理解。(6分)解析可将问题转换为李贽思想的历史影响,结合史实论述即可。答案李贽的反正统思想,冲击了迂腐的纲常名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贽悲

11、剧”这一现象的社会因素。(9分)解析结合明清的时代特征即可回答。答案君主专制强化,人性遭到压抑;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缺乏新思想发育传播的土壤;理学日益僵化,束缚思想自由。(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思想发展的态势。(6分)解析从三则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新思想,但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答案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新思想开始滋生。12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对社会风俗产生重大影响,而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也反映出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至正始之际,而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

12、孔之书,习老、庄之教,风俗又为之一变。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二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老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官之以翰林、国子之秩,而听其出处,则人皆知向学,而不竞于科目矣。庶司之官,有能洁己爱民,以礼告老,而家无儋石之储者,赐之以五顷十顷之地,以为子孙世业,而除其租赋,复其丁徭,则人皆知自守而不贪于货赂矣。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而忠信廉洁者显荣于世;名之所去,上之所摈,而怙侈贪得者废锢于家。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民间当妇女不幸夫亡之日,见其跄地呼天、迫不欲生之状,亲族人等苟有人心者,自应恻然动念,从旁劝慰。乃闻闽省有等残忍之徒,或慕殉节虚名,或利寡妇所有,不但不安抚以全其生,反怂恿以速其死。甚

13、或假大义以相责,又或藉无倚以迫胁。福建省例三十四杂例禁止殉烈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社会风俗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顾炎武的意图。(15分)解析第一小问,从年少“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以趋势求利为先”可看出;第二小问从“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可看出;第三小问从“以学问为本”“以孝悌清修为首”可看出。答案变化:轻视学问;趋势求利。原因:轻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盛行。意图:以儒家思想重建风俗。(2)据材料二,顾炎武主张为官者应如何改善风俗?(9分)解析据材料“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官之以翰林”“庶司之官,有能洁己爱民”“赐之以五顷十顷之地”可知为提拔天下好学之士,奖励廉洁的官吏,据材料“名之所在”“名之所去”可知为推崇名声。答案改善:好学劝学;奖励廉洁爱民者;推崇名声。(3)材料三中对妇女贞洁认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明清之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出现怎样的变化?(6分)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可看出对待妇女贞洁的两种不同的做法,有人同情劝慰,有人残忍怂恿,说明在当时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有所动摇。第二小问,据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持批判继承的态度。答案说明: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有所动摇。变化:批判地继承。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