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372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数:100分 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12题。地区年平均气温()11.623.52.618.310积温()4 1408 2002 8006 500年降水量(mm)6831 9805381 3501.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A地华北平原 B地云贵高原C地塔里木盆地 D地海南省2表中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A热量不足;春小麦 B降水少;甜菜C光照不足;水稻 D水资源短缺;棉花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5题。3图中、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2、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4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地形 C土壤D海陆位置5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第67题。6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A光照 B气温C降水 D市场7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下图中甲图和乙图分别为

3、“我国东部中纬度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回答下列89题。8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B虚线可能代表北坡的气温变化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D1月随高度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大于7月9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下列有关原因对应正确的是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ABCD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

4、漠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到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B. 溶洞的形成与地壳下沉运动有关C. 溶洞中的钟乳石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D图示过程说明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13.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5、( )降水集中农业活动强度大土层薄地表崎岖坡度大樵采导致植被破坏A B. C. D.自2013年至2015年,我国某知名IT公司陆续关闭位于珠三角的制造工厂,只保留位于深圳的总部与研发中心,并相继在东南亚、非洲建立多个加工企业。下图为IT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公司把总部与研发中心设在深圳的原因是深圳(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充足 C.信息网络发达 D.交通便利15该公司把产品制造厂转移至东南亚、非洲是为了A降低劳动力成本 B.扩大销售市场 C方使资金筹措 D增加原料来源16在图中产品生命周期的第阶段( )A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B市场竞争力微弱 C产品利润开始下降 D

6、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18.关于甲地区水稻种植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旱涝频发,土壤盐碱化严重B由于过度种植,土地出现沙化现象 C.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D.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我国每年造林约8 000万至9 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 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都使森林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

7、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1920题。营造方式400mm年降水量以上地区400mm年降水量以下地区南方北方乔木灌木乔木灌木乔木灌木封山育林58365104681558飞机播种造林5747585771057人工造林直播3826483641048植苗、分值25242625383619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 B C D20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

8、是( )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以恢复植被科尔沁地区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是牧草丰盛的著名牧区,现在已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我国华北地区有严重的潜在威胁,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转移的情况。据此完成2122题。年份1949年1955年1960年1970年东经121.97121.93121.94121.88北纬43.5743.5143.5443.59年份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东经121.86121.75121.801

9、21.71北纬43.6943.8043.6843.842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A向东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西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2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 B过度樵采,破坏固沙植物C严重超载放牧 D农牧交错带的过度垦殖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2325题。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20052001年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一、二、三产业比例人均GDP(元)长三角13815024413%4:55:4140612珠三角16844107179%3:51:464199023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

10、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24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A B C D25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卷二、综合题(共50分)2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发源于

11、天山山脉的伊犁河每年径流量达到228亿立方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占湖泊总流入水量8090%。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一座多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卡普恰盖水库,每年从水库调配41亿立方米的水量用于供水和灌溉,主要供给阿拉木图,该水库的建成蓄水一直是国际上水资源问题关注的焦点。图甲为伊犁河流域产水区及耗水区示意图;图乙为20012009年伊犁河流域上中游产水区耗水区土地利用构成图。(1)归纳伊犁河流域上中游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特征。(4分)(2)说明伊犁河流域我国境内土地利用构成对伊犁河的影响。(4分)(3)评价卡普恰盖水库的修建对伊犁河流域的影响。(8分)2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

12、问题。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左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右图示意N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1)概括N市降水特征。(3分)(2)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3分)(3)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8分)2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为373万公顷,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含盐量等的综合作用,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盐碱地面积不断增加,盐碱化程度加剧,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4%的速度扩展。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土地分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