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3992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3.7记念刘和珍君(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助读博览 一 作者简介中国现代文学泰斗 鲁迅鲁迅 1881 1936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鲁迅 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 代表作有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散文诗集 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等 二 背景透视怒斥无耻政府 哀悼爱国青年1926年3月18日 北京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 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 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然命令卫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 打死打伤二百余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三一八 惨案 刘和珍便在其中 几天后 几个 学者文人 发表文章 说是共产党和少数民众领袖置青

2、年于死地 说遇害的爱国青年盲目被人引入 死地 受人利用 大屠杀的惨象和 学者文人 卑劣的流言 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 出离愤怒 4月1日 他写下了这篇悲愤警世的名作 深刻哀悼爱国青年 人物简介 爱国青年学生刘和珍刘和珍 是 三一八 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一名学生 1926年3月 大沽口事件发生 18日清晨 身为主席的刘和珍 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 当天中午 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 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 昂立人群之中 突然中弹 壮烈牺牲 年仅22岁 积累运用 一 字音识记1 单音字寥落 绯红 踌躇 洗涤 噩耗 桀骜 尸骸 不惮 浸渍 li o f i ch uch d ji o h i

3、 d n j nz 2 多音字 d n d n f i f i cu n z n 二 字形辨识 和蔼 雾霭 黯然 熟谙 惊诧 叱咤 作揖 编辑 舟楫 缉拿 喋血 间谍 通牒 碟片 悼念 阔绰 舟棹 掉队 三 词语积累1 近义词辨析 1 居然 竟然 辨析 居然 副词 表示出乎意料 语气比 竟然 重 竟然 表示出乎意料 多用于口语中 运用 2017年3月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指出 冰箱 空调等白色家电半年来涨价惊人 背后推手 是一根铜管 居然 2 徘徊 徜徉 辨析 徘徊 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比喻犹疑不决 徜徉 指安闲自在地步行 运用 受特朗普任性言论的打压 美元指数最近在低点附近 徘徊 3 殒

4、身不恤 香消玉殒 一命呜呼 辨析 殒身不恤 殒 死亡 恤 顾虑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 运用 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 的精神令人敬佩 殒身 不恤 4 惊心动魄 惊天动地 运用 近日 郑州一青年越野车车主因导航误导 陷入火车轨道 在救援车到达后 火车到来的前2分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拖出 场面 惊心动魄 2 熟语运用 1 广有羽翼 到处都有帮凶 羽翼 鸟的翅膀 本文中指帮凶 2 百折不回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 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 百折不挠 运用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正误 1 他清正廉洁 广有羽翼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点拨 广有羽翼

5、 是贬义词 句中用来形容清正廉洁的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符合语境 2 她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种植草莓 百折不回 终于收获成功 初读思考 1 速读全文 给文章中的七个小节各拟写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点拨 一 悼念逝者二 唤醒今者三 回忆交往四 怒斥流言五 追叙遇害六 总结教训七 鼓励前行 2 作者为什么以记念刘和珍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记念 三一八 惨案 点拨 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 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作者反复写她的 微笑 与 和蔼 侧面表明请愿群众的身份 形象 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 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 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 其凶残 恶劣便不言而喻 所

6、谓 暴徒 受人利用 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 互动探究 目标一 品味重要语句 把握作者情感1 课文的一 四 七小节分别出现了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请品味这些语句 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逝者的沉痛怀念 对流言制造 者的痛恨 我还有什 么话可说呢 对逝者的无比的悲痛 目标二 结合课文情节分析刘和珍的形象2 阅读课文第一 三 四 五小节 思考其中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表现出刘和珍哪些品格 完成下面的表格 思想进步 追求真理 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前途 府门前喋血 临难从容 善良勇毅 3 课文第三小节中 作者为什么强调刘和珍 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点拨 一方面表现刘和珍的文静 善良 乐观的性格 另一方面 反复使用 微笑

7、着 态度很温和 起到了强调作用 与她们被强拖出校 惨遭杀害形成了强烈对比 同时也是对流言家最好的驳斥 深刻地讽刺了段祺瑞执政府的粗暴行径 目标三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4 指出下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句子的丰富含意 1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以我的最大哀痛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 沉默呵 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点拨 1 该句运用比喻修辞 抒情特色鲜明 悲凉 以 浓黑 修饰 化抽象为具体 突出悲凉之重 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政府屠杀并诽谤爱国学生的罪恶行径的愤慨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政治的批判 2 该句运用

8、对偶 借代修辞 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勇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直面 正视 言不回避 不逃避 哀痛者 幸福者 都是指刘和珍等爱国青年 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 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 她们坚信黑暗终将过去 并为光明而奋斗 所以又是 幸福者 3 该句运用反复的手法 沉默 就是 默无声息 是不敢反抗 逆来顺受 作者在这里指出 沉默 的两种前途 一种是爆发 一种是灭亡 作者肯定的是前者 暗示只有 爆发 才是唯一的出路 启示人们 事情已经到了尽头 和凶残的敌人做殊死斗争 才是真正的 也是唯一的出路 5 请结合课文简析作者是如何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 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 点拨 记叙 议论 抒情

9、交错融合又各有所重 感情起伏回荡 激昂又深沉 1 第三小节以刘和珍与 我 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 转入记叙 作者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 转为舒缓 2 第四小节又由记叙进入议论 抒情 在记叙中连用 然而 但 等转折语 层层递进 感情再次迸发 3 第五小节开头用 但是 一转 由上面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经过 结尾再用 但是 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 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目标四 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人物的时代精神6 直面惨淡的人生 是鲁迅先生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试结合第二小节分析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态度和思考的 对我们有怎样的启迪意义 点拨 赞扬刘

10、和珍等人身上表现出来的 真的猛士 的精神 否定 庸人 式的人生态度 文章从 伟大 和 平庸 两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的精神价值 以死来追问生命的意义 表现对生命的珍视 对扼杀生命的恶势力的愤慨 具有巨大的警世和教育意义 7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热爱学习 温和的刘和珍君参与游行 殒身不恤的 从她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点拨 是追求民主 自由 进步的爱国精神 从她的身上体现了民国时期进步青年的共同特征 1 渴望知识 热爱光明 自由 2 有责任心 有担当意识 有为追求民主 自由而殒身不恤的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备选要点 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点拨 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他们与青山同在 万

11、古长青 还是会给世人留下 淡红的血色 和 微漠的悲哀 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 记住惨案的教训 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总结提升 一 结构图解 二 思想启迪不畏强暴 不做庸人本文以痛恨反动派 悼念烈士的悲愤感情为线索 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 临危不惧 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 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 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的阴险无耻 总结 了 三一八 惨案的教训 同时告诫爱国青年们要改变斗争方式 吸取血的教训 号召人们起来战斗 不做庸人 运用方向 拒绝平庸临危不惧团结友爱殒身不恤奉献与责任爱恨分明爱国勇士 应用范例 鲁迅在 记念刘和珍君 中写道 沉默呵 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

12、默中灭亡 沉默是滋生懦弱的温床 于是鲁迅选择了爆发 他以笔为刀 写下一篇言辞犀利的文章 记录了一段令人发指的惨案 他仿佛一把锋利的剑 笔直地刺向社会的阴暗面 因为他知道 真的勇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 而这种勇气 就算只有烛火般的光芒 也强过在黑暗中摸索 足够照亮前行的路 披荆斩棘 划破漫长的黑夜迎来黎明 选自优秀作文 不可沉默 三 技法借鉴真切生动 夹叙夹议 记念刘和珍君 追忆往事 作者用记叙的方式 在记叙的同时加入作者的议论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使文章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运用点拨 夹叙夹议两注意一是明确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先议后叙 概括式 这时

13、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 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 先叙后议 总结式 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 其作用是总结全文 深化主题 画龙点睛 启迪思维等 边叙边议 包容式 即边记叙事实 边进行议论 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观点 二是 议 是 夹叙夹议 语段的核心 灵魂 是事例记叙的意义之所在 可以进行分析 联想 对比等 即学即练 请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写一个片段 26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 廉颇出谋划策略逊一筹 难道就不是良将 蔺相如领兵杀敌稍差一点 难道就不是贤臣 标准因人而异 廉颇率军也能破敌军 蔺相如出谋亦可完璧归赵 将相和 两人是赵王的左膀右臂 缺一不可 李煜 倘若与开辟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等明君相比 他不是一个明主 而是一个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亡国之主 可难道他对中国历史一点积极影响都没有吗 他仍是 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的词人 他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等名句依旧是中国文坛闪烁的名句 由此观之 公平并非绝对的始终如一 而是让标准因人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