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3955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六 -(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二单元 孟子 选读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 知文理学基础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 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 积素养提技能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 知文理学基础 释文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语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孟子擅长什么时 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并具体而全面地向公孙丑阐释了什么是浩然之气 养成浩然之气应具备的条件和培养浩然之气应注意的问题 足见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重视 所谓浩然之气 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 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 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而产生的 一个人

2、只要做事情合乎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 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知文明理 明主旨通过本课所录三则选文 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 浩然之气 思想 他认为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 不急于求成 这种气就充满于天地之间 至大至刚 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 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是真正的大丈夫 并且告诫我们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 要看到希望 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要振作精神 在遭受磨难的时候 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基石 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 要把握好自己 不能丧失向

3、上的斗志 语言积累 1 词语理解 1 通假字 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通 往送之门 戒之曰通 曾益其所不能同 困于心 衡于虑通 往之女家通 惬 快心 满意 诫 告诫 增 增加 横 横塞 汝 你的 2 一词多义 长 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知 我知言 知己知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邪 孰为汝多知乎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擅长 生长 知晓 懂得 了解 识别 智慧 主持 正 以顺为正者 而勿正 心勿忘 立天下之正位 正道 预期 端正的 3 古今异义 无是 馁也古义 今义 表肯定判断 今日病矣古义 今义 疾病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古义 今义 干 做 这 疲累 倦困 奋起 而勿正 心勿忘 勿助长也古义

4、 今义 端正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古义 今义 男女两人结婚后 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预期 男子 2 词类活用 1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2 富贵不能淫 3 以其外之也 4 贫贱不能移 5 威武不能屈 6 必先苦其心志 7 劳其筋骨 8 饿其体肤 名词作动词 行加冠礼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迷惑 名词作动词 把 看成身外之物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改变志向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屈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遭受困苦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受劳累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受饿 3 特殊句式 1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 2 助之长者 揠苗者也 3 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4 舜发于畎亩之中 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6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7 管夷吾举于士 8 孙叔敖举于海 9 百里奚举于市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4 语句翻译 1 敢问夫子恶乎长 译文 2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译文 3 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 译文 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 天下之人不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 去到了你婆家 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不要违背丈夫 4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

6、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 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 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 这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给予这个人 一定先困苦他的心意和志气 使他的筋骨受劳累 使他饿肚子 使他受穷困 使他所做的事情不能如意 不能成功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情坚韧 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能力 6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译文 内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 外没有敌国干涉与侵略的忧患 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文本名句 名言警句 1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2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

7、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4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文外名句 1 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2 不耻不若人 何若人有 3 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4 定天下者 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 析思路明答案 1 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 要点突破 答案 直养无害 它是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正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 这种气就可以充塞于天

8、地之间 配义与道 有这种浩然正气的人 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定 集义无馁 指平时集义养气 不放弃 长时间坚持才可以 勿正勿忘 勿助长也 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 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 心中时刻记着它 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 2 选文第1 2则是如何运用对话分析说理的 有何好处 答案 孟子善辩 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这些不可能强加于人 只能靠论辩 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文章的一大特色 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第1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 先由公孙丑的一个问题引出 夫子恶乎长 孟子便借此发挥 表明自己的观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样先提出问题 再解决问题 容易解决人

9、们的疑问 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第2则采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 围绕什么是 大丈夫 的问题 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样有问有答 先破后立 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3 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时 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 是否重复 为什么 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不重复 共同特点 出身低微 种田 筑墙 贩卖鱼盐 犯人 隐居者 奴隶 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 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 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使用排比 文章富有气势和说服力 从古到今 不同时代 不同国家人 多方面举例 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说服力强 作用 作者列

10、举这六个人为下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曾益其所不能 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用讲道理的方法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才能造就 说理透彻 振聋发聩 有强烈的鼓动性 结合选文第3则 谈谈孟子是如何运用排比进行论证的 延伸探究 答案 文章集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气势逼人 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作者首先连用六个 于 字 五个 举 字 来概括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 论证 生于忧患 的观点 紧接着使用了六个 其 字表明了 上天 为了磨炼 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然后又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 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 如果太平太顺 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 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 使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

11、患便土崩瓦解 顷刻间便走向灭亡 这种以点带面 从小到大的写法 也堪称经典 使人读来欲罢不能 欲忘不得 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 积素养提技能 浩然正气歌 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天祥高歌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1 思悟亮点 1 开头引用文天祥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提示 照应标题 为下文的论述做了准备 人 这个字 笔画简单精炼 一撇一捺 是站立的姿态 是生命最简单的生存姿态 2 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堂堂正正 光明磊落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如此 方不辱人之本性 2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由 人 的写法引

12、申开来 挖掘其象征意义 提出中心论点 作为 竹林七贤 之一的嵇康 一开始就瞧不起司马氏家族 坚决不予当权者合作 拒绝做官 怎奈 小人从中陷害 虽然好友为其辩护 最终也被处以死刑 赴刑之日 嵇康笑对苍冥 如仙而至 他从容地坐在天地间 双手抚琴 心在芝兰 琴声悠然 落叶纷飞 慷慨激昂的琴声响过 嵇康仰天长叹 广陵散 从此绝矣 遂谈笑赴死 颜色不少变 留下了千古佳话 让后世的志士为之扼腕 人必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不摧眉 不折腰 挺起了一个大写的人 戊戌变法 失败后 慈禧太后大动杀心 支持变法的人仓皇逃窜 唯谭嗣同 坚决不去扶桑 毅然决然留在国内 他说 各国变法皆从流血始 中国无 请自嗣同

13、始 语调之铿锵 惊天地泣鬼神 被杀当天 谭嗣同面不改色 依然是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豪壮 大丈夫 死则死矣 不苟且 不奴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我们可以排出一张很长的单子 来记载正人君子的名字 他们之所以不畏死 用屈原的话来说就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心之所善 当是天地正气 像人那样活着 像人那样死去 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不是一张奖状 而是同日月一样光辉的品格 想当年 项羽兵败垓下 原是有机会渡乌江东山再起的 但是大丈夫当世 何惧一死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于心乎

14、 是啊 怎能让自己愧疚于人呢 没有骨气的事情是大丈夫坚决不干的 相比刘邦而言 项羽活得坦荡 死得壮烈 正如李清照所言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3 在论据运用上 本文有何特点 文章不仅引用了大量名人事例 保证了说服力 还反复引用诗句 增强了美感和气势 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提示 俯察当世 为牛毛私利而不惜出卖人格者比比皆是 4 当官不为民做主 欺上瞒下 鱼肉百姓 贪赃枉法 死不当罪 还有一些人 为了牟取暴利 不惜大量制造伪劣产品 在食品中 在蔬菜中疯狂添加化学制剂 情何以堪 良心何在 人性何在 4 第 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历史上的论述转入现实 提示 作为当代中学生 理应不畏浮云遮望眼 理应效法古代名士风度 做一个好人 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做一个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人 但是 有不少青年沉溺于网吧沉溺于享乐 无情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 情何以堪 子曰 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 做人要光明磊落 靠侥幸只能暂时避免灾祸 正直 心才足够坦荡 坦荡 生命才足够快乐 而快乐 不是我们一生要追求的吗 5 本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论证并不是平面结构 还有深入的剖析 比如由正直谈到品格 由古代落脚当代 最后部分还谈到快乐的本源 保证了文章一定的深度 提示 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