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03946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农历每月十五B妪,先大母婢也 先大母:死去的祖母C吾妻归宁 归宁:回来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十五岁,男孩成年解析:选CC项,“归宁”,妻子回娘家省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解析:选DD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D项,两个“凡”都是“共”。A项,介词,凭/连词,相

2、当于“而”,表修饰。B项,已而,然后/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地点,到。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解析:选AA项与题干中句子均为省略句。B项为判断句。C、D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译文: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 参考答案:(1)庭院中开始是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砌成了墙,总共变了两次。(2)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取得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有指望了呀!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先妣事

3、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

4、,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光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

5、母之人,天乎!痛哉!注姁姁(x):温和的样子。缉 (l):将麻析成缕再搓成线。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满一年B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暴:暴露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问:慰问,问候D大姊归王三接 归:出嫁解析:选BB项,“暴”,暴晒。7下面的说法与所述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A母亲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所以感到很累。有位老婆婆端了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让母亲喝。喝了以后,母亲就不会说话了。B母亲去世以后,家中人请画工为母亲画遗像,家中人就让画工照着作者和淑静画。因为他们和母亲很相像。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

6、衬今日的深切悲痛。“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D“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的痛苦心情。解析:选DD项,“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有误。应为“从婚事方面来说明母亲对儿子的关爱”。8下面是本文与项脊轩志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写生活中的琐事,以小见大。文中没有直抒感情的笔墨,但朴实的叙述语言中却包含了强烈的情感。B项脊轩志一文以作者的书房为线,将材料贯穿起来,主要表达了自己怀旧念亲之情。C项脊轩志一文既写了

7、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妣事略一文则无可喜之事,只写可赞之事。D项脊轩志与先妣事略两文,内容互为照应,充分展现出一位平凡母亲的宽厚仁慈。解析:选AA项,“没有直抒感情的笔墨”有误。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译文: (2)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译文: (3)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译文: 参考答案:(1)外祖父和他的三位兄长,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崇尚简朴。(2)(平时)对待僮仆们很宽厚,即使责打了他们,他们也都不忍在背后说坏话。(3)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我小声诵读孝经,如果我能熟练地、一字不错地

8、背下来,母亲就十分高兴。三、语言表达10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40字。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答: 解析:应结合调查数据和其中的关键词“难以评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40字。参考答案: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