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703682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0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导学案(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1白鹭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行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绝句中的名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古诗。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出示白鹭图片:白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它们天生丽质,身体修长,身形矫健、轻盈,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白鹭主要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区,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 3.出示杜牧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

2、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你们读后有何感受?4.一花一鸟总关情。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看看作者借助白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板书课题-白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认读“鹭、嫌”等6个生字,学会书写“宜、鹤”等10个生字。积累“精巧、配合、身段、形象化、美中不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感悟文中描绘的三幅图画,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初读、精读,凭借具体

3、语言材料,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朗读中体味、感受作者情感。2.在阅读实践中,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写出对白鹭的感受,表达对鸟的喜爱之情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作者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提升审美情趣,丰富人生内涵。三、字词运用(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1.要求会认的字: 2.要求会写的字: 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3.要会读会写的词语: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生硬 寻常 忘却 流线型 镜匣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嗜好 黄昏 恩惠 清澄 形象化 美中不足(二)词语解释。生硬:指外形缺乏

4、优美线条和色彩变化不柔和。本课中指白鹤的外形缺乏优美线条和色彩变化不柔和。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本课中指白鹭的身体呈流线型结构。长喙:喙,嘴,特指鸟兽的嘴。长喙,指白鹤的尖而长的嘴。镜匣:盛妇女梳妆用品的匣子,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本课指作者把白鹭在清水田里站着捉鱼的情景想象成一副“白鹭钓鱼图”,而这块清水田及四周的田埂就成了这幅画的镜框。望哨:指在固定岗位执行守卫警戒任务或巡查警戒。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嗜好:指特别爱好。恩惠: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清澄:指水清明、澄澈。与“浑浊”相对。铿锵:形容形容声音响亮而有

5、节奏,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三)形近字比较。 嫌(嫌弃) 恩(恩惠) 哨(放哨) 澄(清澄) 赚(赚钱) 思(思想) 消(消息 ) 橙(橙黄)(四)近义词。 精巧精致 适宜适合 寻常平常 忘却忘记 悠然悠闲 清澄清澈(五)反义词。精巧粗劣 生硬自然 寻常特别 清澄浑浊 (6) 多音字。 chng(清 澄) 澄 dng (黄澄澄)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你能找出文中作者从总体上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吗?(2)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体现白鹭之美?2.学习提示:(1)自由读文,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批注自己的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6、,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说一说“精巧”和“诗”在句中的意思。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首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比喻新奇、贴切。总结句与首句呼应,强调“实在是一首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之美,让人刻骨铭心,不可忘却。(3) 再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展现白鹭之美?(4) 用简洁的语言勾画画面,并说说这些画面分别是哪些自然段所呈现出来的。白鹭形象图(第5自然段) 白鹭垂钓图(第6自然段)白鹭望哨图(第7自然段) 白鹭晚飞图(

7、第8自然段)(5) 说说这些画面留给你的大致印象。3.梳理小结:文中从总体上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有“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通过对白鹭“形象图”“垂钓图”“望哨图”“晚飞图”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白鹭是诗情画意的美,是让人刻骨铭心、不可忘却的美。六、精读领悟(一)对比中感悟白鹭形态上精巧的美1.问题引领;(1)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写了白鹭的形态?(2)你从白鹭的形态上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吗?2.学习提示:(1)找出写白鹭形态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感悟。(2)师生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白鹭美之所在,以及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3)小组交流:作者是从哪些

8、方面描写白鹭的形态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色素美: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色素的配合”很适宜)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身段美: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身段的大小”很适宜)(4)理解作者对比描写的作用。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一些,太不寻常。(5)根据词语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白鹭“流线型”结构的好处。(6)交流对白鹭形态上精巧美的感受: 天生自然,天性自然;因为常见,被人忘却;色素身段,都很适宜;小巧别致,诗意之美。(7

9、)再次朗读课文,读出白鹭的美,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3.梳理小结:作者通过写白鹭的“色素美”“身段美”,描绘了白鹭的形态之美,再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体现出了白鹭的小巧别致,呈现出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二)从三幅动态图画中感悟白鹭精巧的美1.问题引领:(1) 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材料分别描绘三幅图画的?(2) 从这三幅图画中,你感受到了白鹭怎样的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2.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68自然段。(2)自主探究: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材料把画面活化、美化?(3)师生交流,理解图画,体会情感。白鹭垂钓图: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白鹭实际是在清水里捉鱼

10、,而作者说是“钓鱼”,“田”却成了画的“镜框”,在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白鹭望哨图: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写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上的“嗜好”。通过“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的细节,通过与“别的鸟”的对比,表现白鹭“嗜好”的独特。将“望哨”一词用在白鹭上,是把它拟人化了。可是作者却提了一个问题:白鹭真的在“望哨”吗?并不作回答,留给人们想像:说是“望哨”,又那么悠然,毫无戒备防范之意;说不是“望哨”,又“像不是安稳”,这不是在“望哨”,又是在干什么呢?白鹭晚飞图:这是一幅动中有静的情景。黄昏低飞的白鹭,居然成了“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因为它为乡居生活带

11、来“清澄”和“生命”。(4)通过对这三幅图画的学习,你又是如何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白鹭会垂钓,镶嵌在画中人格化,诗意美。白鹭能望哨,悠然在绝顶形象化,别样美。白鹭晚低飞,活跃在乡居生灵化,心灵美。与众不同的美精巧的诗。(5)朗读68自然段,体会美之所在,情之所及。3.梳理小结:作者在这三幅图中,通过拟人化修辞的运用,形象化的描述,写实与虚幻的结合,赋予白鹭恬静自然的神情、动静交互的姿态、恩泽于乡居的心灵。白鹭的美,有它独到的意义恩惠人们,给予生命的活力。(三)合作探究,深化认知 1.问题引领:(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从文中看,作者认为白鹭在望哨吗?为什么?(2)

12、白鹭不会唱歌,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你是怎么理解的?(3)白鹭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实质在歌颂什么?2.学习提示:(1)在小组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可以不追求统一答案,但要有合理的见解。(2)指名交流,互相补充,在交流基础上加深理解,深化认知。“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从文中看,作者认为鹭白在望哨吗?为什么?作者不这样认为。因为“望哨”给人紧张的、“不是安稳”的感觉,而作者却感受到的是白鹭的悠然。鸟与人类,鸟与自然,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友好,哪里还需要通过“望哨”来戒备与巡视呢?这是白鹭的一种“嗜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白鹭不会唱歌,有

13、人会感到美中不足;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你是怎么理解的?与作者有着共同的感受。每当人们看到白鹭的身影,听到它的叫声,就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白鹭的身影、行为、心灵正如一首无声的歌,只是它的歌声更响亮,节奏更明快,有催人奋勇向上之势。白鹭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实质在歌颂什么?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从这个感悟中,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呢?环卫工城市保洁员,园丁城市美容师。默默低头工作是他们的身影;汗水和着灰尘流淌是他们的装扮;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里甜蜜酣睡,他们已经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3.梳

14、理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一只小小的白鹭,就美得如同“一首精巧的的诗”,而且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更何况中华大地那充满灵气和智慧的人与景呢!七、巩固提高(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黛(di hi) 匣(ji xi) 嫌(xin jin) 喙(hi hu)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ho qngchng jngqio n hu(嗜 好) (清 澄) (精 巧) (恩 惠) yurn qngchn sh y g d (悠 然) (清 晨) (适 宜) (孤 独)(三)把加点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自然),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特别)。(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 ) A 比喻句 B 拟人句 C 感叹句 D 夸张句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