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702664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在文章中,王戎仅仅是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从王戎的善于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可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的内容。(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

2、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教学重难点】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2.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李子等,我们会不会摘呢?不会,为什么?因为可能是人家种植的,不能未经人家同意轻易摘取人家的果子。很好!如果是野生的果子呢?这是大自然的厚赐,摘一个,用纸巾擦擦,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来学

3、习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注意“戎”字的写法。齐读课题。二、初始课文1.读正确,读出节奏(1)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抽测读文的情况,指导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2.抽测重点词的理解:(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2)尝曾经。(3)李李子。(4)曰说(5)诸众,一些,这些,许多。(6)游玩耍。(7)子果实。(8)折枝压弯了树枝。(9)竞争相

4、地跑过去。竞:争逐。(10)走跑。(11)唯只有。(12)信然真的是这样。三、感悟文章(1)谁能用现代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呢?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重点指导“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2)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点拨:王戎认为,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3)在这则小故事中,王戎性格中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点拨: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点拨: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孩子。四、扩展延伸1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我们猜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记述这件事?从哪句话看出他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讲?依据是什么?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2世说新语里全是这类暗含聪明故事的文言文,有兴趣读的可以找来读一读。【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预习下一篇课文。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