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026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式方法,慢性病的怎样有效地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痹、顽痹范畴。临床上早期表现为游走性和对称性的关节肿痛运动障碍与晚期以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变形、强直、活动受限肌肉挛缩为主要表现。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棘手,是顽症之一。笔者自 1998 年以来,用自拟通痹散治疗类风性关节炎 2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方 当归、川芎、赤芍、秦艽、杜仲、续断、牛滕、独活、桑枝、木瓜、五加皮、鸡血藤、地龙、乌梢蛇、蜈蚣(去头足研面服),穿山甲(研面冲服) 。加减:如疼痛重者加制川草

2、乌、威灵仙,如重浊僵硬舌苔白腻者加苍术、生薏米仁、草荫。如游走疼痛者加防风、羌活、葛根。如血瘀甚者加元胡、乳没。上药以 5 倍数量共研细末备用,每次 5g,每日 3 次,2 个月为 1 个疗程。 2 临床应用 2.1 一般资料: 28 例均为门诊病人。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疗标准。其中男 15 例,女 13 例。年龄最大的48 岁,最小 20 岁,平均为 34 岁,病程最短 6 年,最长 28 年,平均为 17 年。实验室检查:血沉异常者 21 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224 例。X 线摄片有异常改变者 16 例。 2.2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疗标准,治疗 2 个疗

3、程判定疗效。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好转,关节活动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关节肿胀疼痛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2.3 治疗结果: 28 例中显效 18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 2.4 典型病例:肖 XX,女,46 岁,农民自 2006 年 10 月 23 日初诊。 自述 3 年前夏天下地干活,突然天气变化下起了大雨,无法避挡,汗后受风寒着凉,后逐渐出现全身关节游走疼痛,间歇性时常发作,自己也未重视,自购止痛药服用以缓解症状。约 1 年后。出现四肢大小关节肿痛,并逐渐僵硬、双手关节明显变形,活动受限,影响生产生活;遂到多家个体诊所

4、及县医院、县中医院进行多次诊治,均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前后多次服用中西药物、中医偏方、针炙、理疗等治疗均收效欠佳。近半年未再治疗,病重时服安乃近以缓解症状。现经人介绍邀我中医诊治。查:生命体征及心肺、肝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四肢关节肿痛僵硬明显,双手关节变形,活动受限。舌暗苔白腻,脉沉濡细而涩。化验血沉 68mm/h,类风湿因子阳性,抗:“0” 阳性。X 线光片示:两指、腕及双膝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稀疏。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顽疾难治,遂以自拟通痹散内服试治,每次 5g,每日 3 次,开水冲服。连服 2 个疗程后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明显好转。唯双手变形关节无变化,但3疼痛消失,活动较好。

5、治疗效果显著,嘱其继服 1 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 1 年半未复发,并能参加一般的生产劳动,生活能自理。3 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是肝肾虚损,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屏障失常,卫阳空虚,外卫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流注脏腑经络,致肢体关节脉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 “不通则痛” 。又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督统一身之阳气。筋骨既赖肝肾精血髓的充养,又赖肾督阳气的温煦,若痹证日久,邪恋不除必伤肝肾精血髓及肾督阳气,致使筋脉骨髓失养,因而出现关节挛缩变形。进则气滞血瘀,痰浊滞留筋脉关节,痹阻经络,故疼痛、肿胀、

6、僵硬、活动受限。 本例患者因汗出,淋雨,当风受寒着湿,汗出腠理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寒邪入血而凝,湿阻经络而滞,寒湿阻滞,气血不畅,流注关节,滞留筋脉,血瘀痰滞,日久入络,痹阻经络;络,瘀久滞,痰瘀交混,综观脉证舌,实属肝肾虚损,瘀浊阻滞,经络不通,关节不利之证。治宜当先以益肾壮阳、活血化瘀、化湿行浊、搜风通络、强筋健骨十通利关节为主,组方中除了用草木类药物攻涤病邪外,主要是巧妙的:运用了虫类药以走窜散结,搜剔入络,松透病根,化瘀生新,驱邪外出。因虫类药灵活易动,深入隧络,搜风通络,直达病所,捣毁病巢,攻剔痼结之瘀痰,旋转阳动之气。正如临症指南医案所说:“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4混气血之邪” “血无凝着,气可宣通” 。因此,笔者治疗此类顽疾时常在辩证立法用药的基础上多配虫类药化瘀通络;鼓动阳气,直捣病巢,驱除病邪由于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切中病机,每获良效。不揣浅陋,以飨读者,望多扶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