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2701699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餐饮业疫情防控指南一、适应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餐饮市场主体的卫生管理和健康防护。二、人员管理(一)员工管理。1.掌握员工近期外出情况(所到区域、是否去过医院、是否接触疑似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并汇总登记,员工应予配合并不得隐瞒与疫情有关的情况。如当地对疫情期间员工档案管理及报送有明确要求的,应予积极配合并按当地规定登记、报送。2.要求所有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员工集体在宿舍住宿的应每天对宿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清洁消毒和通风管理。非集体住宿的员工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采取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3.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工作区域)前,应安

2、排专门人员给员工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内工作,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3,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就近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向辖区有关部门报备。4.制定疫情期间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5.在岗员工需配戴口罩上岗,并及时更换口罩。6.员工除戴口罩外、还应加强洗手及消毒频次,尤其注意在工作前、操作后、如厕后等严格洗手,切实加强个人安全防护。7.建议员工每人有两套工服以便交替使用。每天要对工服进行洗涤和消毒,确保不会造成潜在的交叉污染风险。白色工服,在洗涤完以后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 mg/L的含氯

3、消毒液浸泡不少于一小时,然后取出漂洗自然风干,或者采用煮沸的形式在100的沸水中煮15分钟,然后拿出晾干。有色工服只能采用煮沸的方法进行消毒。(二)顾客管理。1.就餐区域入口处宜设置体温检测设备,对到店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发现有发热(体温超过37.3)、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应劝离并提醒其根据自身情况就医。2.严格执行健康码管理。顾客进店时出示健康码、测体温。3.顾客进店就餐要保持安全距离,实行分餐制,除就餐时全程佩戴口罩。4.实行单人单桌。三、用具管理(一)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清洗干净后,可采用以下消毒方法:1.完全浸泡在水中煮沸10分钟以上;2.用洗碗机清洗消毒,洗

4、出的餐用具表面温度需达到71以上,同时洗碗机最后漂洗温度达到82以上(或达到洗碗机厂家规定要求);3.使用红外线热力消毒柜消毒,将红外线的热力消毒温度设定在120以上10分钟,以确保达到消毒效果;4.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以上的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以上;也可以使用二氧化氯的消毒剂(100150 mg/L),浸泡1020分钟;5.选择外购消毒餐具时,需检查清洗消毒企业的资质,并保留同批次餐具的合格证明或者检测报告。(二)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加工工具、盛放食品的器皿在每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消毒。(三)餐厅里使用的布草(桌布、客人毛巾、后厨使用的抹布等),可高温蒸煮15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或在

5、75热水中洗涤30分钟以上。(四)对外送餐食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每天清洁消毒。其中外送保温箱建议每天消毒不少于3次,其他每天不少于1次。(五)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应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确保清洁卫生。(六)店内应配备有抑菌作用洗手液和手部消毒化学品。所需清洁消毒用品及器具应划定专门区域摆放,对于酒精等易燃消毒用品应注意防火安全。四、环境管理(一)在用餐场所的显示屏显示或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和防护知识海报,正确宣传引导告知所有进店顾客需配合和注意事项。(二)加强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的空气流通,维护通风和空净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大通风换气量,确保营业空间内具有当前条件下最高的换气频次。加大对通

6、风和空气过滤装置进行调试与清洁消毒的力度,增加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频次。(三)具备条件的就餐场所可以减少桌椅摆放、加大就餐者之间空间距离。(四)加强对就餐区域、人员通道和洗手间等场所的消毒灭菌,并每日公示消毒情况;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池及洗手液、消毒液等;每日对洗手间内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液浓度250500 mg/L进行擦拭,每日不少于一次。未配备洗手间及洗手池的单位应配备免洗手部消毒液。有条件的企业可把水龙头改为非接触式水龙头,避免接触。(五)在客人入座后再摆放餐具,对所有的客人做到一客一餐,即使客人落座但没有使用餐具,在收餐时候也要撤下台。(六)对厨余垃圾要尽可能使用加盖式垃圾桶并使用垃圾袋

7、,按照垃圾分类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当日垃圾需及时清理。使用过需废弃的口罩、手套应该放在密闭容器内,一天工作结束以后,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在垃圾上,对垃圾消毒后置于有害垃圾中丢弃。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对垃圾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晾干后使用。(七)自行或配合物业增加电梯的消毒频次,对扶手电梯的扶手等部位要加强消毒,对轿厢式电梯要张贴戴口罩提示语,并尽可能减少单次乘坐人数,降低密闭空间内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八)如发现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消费者在店内就餐过,应第一时间暂停营业,并开展终末消毒(对店内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五、食材

8、管理(一)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严格执行食材进货查验。(二)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尤其是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不采购或使用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三)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不在餐饮经营场所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不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四)食品、非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化学品,要分开存放,放在不同的区域。干货产品要隔墙离地10公分存放。散装食品拆包装以后,要留存产品原始包装信息,确保做到可追溯。(五)食物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分开存放。如需冷藏或冷冻储存的,尽量储存在不同的制冷设备中,如条件所限,成品和半成

9、品需放在同一制冷设备中的,尽量由上往下依次存放蔬菜、海鲜、畜肉类(猪牛羊)制品及禽肉类(鸡鸭鹅)制品,鸡鸭鹅类制品要放在最底层,并确保不要有交叉污染。(六)冷藏食品在08储存,冷冻食品在-15以下储存,或依据食品规定储存条件储存。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加强对原材料的常温、冷藏、冷冻储存环节管理,确保原材料保持新鲜;坚持通过覆盖储存(如使用保鲜膜等方式)防止食材交叉污染。六、加工管理(一)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加工制作食品。(二)做到加工工具分开。可使用有颜色的系统将刀具分开,盛放食品的容器分开,确保海鲜类、肉类、蔬菜使用不同的工具器皿进行加工储存,避免交叉污染。(三)对食品原材料如海鲜

10、类、肉类、蔬菜进行分池清洗,避免交叉污染。(四)菜品需烧熟煮透,烹调制作菜品时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及以上。对于需要再次加热食用的菜品,加热时中心温度达到70及以上。(五)传菜过程中,传菜员工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在菜品上加一个盖子或者使用保鲜膜罩住菜品,确保菜品在传菜过程中不被污染。上菜的员工也要佩戴口罩,戴手套,覆盖在菜品表面的盖子或保鲜膜不要提前剥离,等放到客人的桌子上再揭开。应给客人提供公筷、公勺便于分餐时使用。(六)制作外卖食品时应在厨房内装盒完毕,并确保冷菜保温在8以下,热菜保温在60以上。七、配送管理(一)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防护及配送安全,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并参照

11、使用说明定期更换,关注周边是否有患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并在疫情期间尽可能保持距离,避免飞沫传染。(二)配送员应做好送餐箱、配送交通工具等的消毒,尤其是盛放食物的送餐保温箱,应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消毒频次,必要时可随身携带含氯消毒产品或含75%乙醇的消毒产品进行消毒处理。(三)建议使用封签对配送餐品进行密封。建议增加外卖信息追溯卡标明制作人、装餐人和送餐人姓名和体温状况。(四)配送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无接触配送的形式,避免因面对面接触存在的传染隐患。(五)平台配送管控部门要密切关注外卖配送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配送情况,尤其注意医院、隔离等区域配送员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并制定预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