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01584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土 木 工 程 层 次 本 升 本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6年9月26日 目 录摘 要1一、绪论2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31.1生态建筑31.2节能建筑32.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32.1. 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32.2国内外节能建筑研究发展现状53.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73.1生态建筑国内的主要问题73.2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84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84.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相同性84.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

2、的不同性95.我国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5.1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5.2 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四、结论14参考文献15附录15致谢16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

3、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相同性;不同性一、 绪 论截至20015年我国人口已达136782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人均耕地为约0.052亩,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0%。人均淡水资源是13个国家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自然资源约占世界平均值的50%,属于自然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然而,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反映了绩效低、资源浪费的现象,随之带来了环境污染,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尤其是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和沿海等地区的住宅、办公楼迅猛发展,带动

4、当地经济快速上升,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快速挺进。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品位不断提高,对建筑的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功能舒适型转变。但是,大批量的建筑涌现,能源跟不上,造成了能源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综上所述,倡导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市场机遇已日趋成熟,有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础和人们对新观念、新理念的认同。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发达国家为此进行了长久的努力,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我国建筑师也必须奋起直追,把生

5、态和节能建筑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分析研究我国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现状入手,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设法加以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生态、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发展。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1.1生态建筑中文名称:生态建筑 英文名称:ecological building 定义: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简介: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

6、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1.2节能建筑中文名称:节能建筑 英文名称:energy-saving building 定义: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简介: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

7、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2.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2.1. 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2.1.1国内生态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中国的生态建筑已经有很深远的历史,中国的生态建筑大多是从很不发达的地区起源的,或许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那个时代可能只有极少的人认识到该建筑形式的合理性。它们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技术精髓,不论从结构、构造、还是从与自然结合的角度上看,它们都极好的应用了生态建筑技术。不论是哪种乡土建筑形式,都有其特点。例如,窑洞都有

8、平顶式、靠崖式、天井式三种。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适用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窑洞建筑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相互之间没有干扰。随着建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也随之从乡土派往高技派发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生态型的办公建筑,清华大学的设计中心楼就是其中一例,作为清华人学校园中的建筑,整体形象上既要有典雅朴素的文化教育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简洁明快的现代企业形象,其室内设计也遵循这个原则,小用过分花哨的颜色,不用豪华奢侈的材料,没有仟何复杂繁琐的装饰,有的只是构筑物自己本来的样子和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是创造的却是一个落落大方、清爽怡人的环境。但是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研究却起步较晚,近十年来

9、才开始重视建筑生态化发展。为此,我国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只是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理论框架、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或是介绍国外先进生态建筑个案等方面。近些年来陆续出现了部分“生态建筑”的著作或译著。关于生态建筑的文章在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及部分院校学报也有不断的刊出。2.1.2国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对人类面对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国际建筑界做出的积极回应就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是建筑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生态建筑的核心思想是要使建筑寿命周期中对地球、对大自然的伤害尽可能的减少,尽可能的节地、节能,要使废弃物大大减少,能够循环使用的尽量的循环使用。世

10、界各国已高度重视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但各国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在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上,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建筑已经历三、四十年的发展,这些国家都纷纷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制订,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且该系统日趋成熟。许多著名的建筑杂志都纷纷有了“生态建筑”专辑的出版,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德国的著名建筑专业杂志细节,日本的建筑与都市、新建筑等,英国的建筑评论,以及法国的技术与建筑等,对生态建筑的作品都多次作了介绍。在生态建筑的发展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们就已经开始

11、像自然结构进行模仿,探索中,比较突出的如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以及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运动等都具有生态建筑的思想。到了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一些建筑师和理论家开始生态建筑的研究,在结合环境和气候,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改造传统生态建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法国绿屋顶中学、土耳其One & Ortakoy建筑群。 2.2国内外节能建筑研究发展现状2.2.1国内节能建筑研究现状及发展 据人民日报载,“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这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

12、污染,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用算细账,我国建筑耗能的数字就非常惊人: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使用的钢材、水泥等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两项相加,我们非常短缺、又千辛万苦开采生产的能源,有约一半被建筑消耗了.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

13、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170亿元.”那么,造成我国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资源、能源浪费的原因是什么呢?2005年2月23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建筑能耗比高、浪费严重的原因从宏观上归纳为四个方面:(1)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那么在许多方面用材、用料还是大锅饭状态,例行节约始终强调得不够,建筑的标准方面余量也太大;(2)长期以来原居民的供热费用一般由单位包揽,造成我国供热制度的改革起步晚,推行难度较大;(3)所制定的许多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还比较低,新建建筑大约只有15%20%执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我国不少地方追求奢华成风,大量应用远距离的高档原料,包括进口原材料,从而造成了建筑能源、建筑材料的浪费.面对能源紧缺,建设部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动节能50%新标准的实施,近年来相继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并于2005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