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复习考点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01495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管理复习考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籍管理复习大纲题型:名词解释(10个/3分)填空题20-30个、简答题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1、名词解释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地籍管理即是地籍工作体系的简称。土地调查:为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土地登记:是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记于专用的簿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调查为基

2、础,对土地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进行相对评价。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涉及处理大量图形数据(地籍图、宗地图)和属性数据(宗地信息、文字报告等)。2、地籍管理的原则、手段、发展趋势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 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手段: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薄册手段、电子计算机手段发展趋势: 1、研究和实施新的土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

3、,完善城乡土地统计及专项统计制度,是地籍学需要研究的新课题。2、土地产权制度仍然是地籍学的研究重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土地产权变更与保护、土地整理后的产权调整等是近期热点问题。3、研究如何推进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制度、完善登记簿册的内容体系,研究土地登记的过错追究制度和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城镇房地产登记中的区分所有权确认与保障问题。4、研究和建立地籍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和地籍中介服务体系。5、地籍管理应用技术研究。3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遥感监测体系。3、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发展阶段: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总地籍

4、、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城镇地籍、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常规地籍、数字地籍(5)按行政管理层次:国家地籍、基层地籍4、土地调查的内容以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条件调查现在: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专项调查第二章 土地分类1、名词解释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类型分类体系):依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依据某些评判尺度标志,如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指标(包括土地的自然特性和

5、经济特性)来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2、1984年土地分类、2001版土地分类、2007版土地分类(个人建议记住每个的一级类)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名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2001年全国土地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007年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两次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一调: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查清土地权属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二调: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专项用地统计

6、调查、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统一时点变更(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2、两次土地调查的程序一调:准备工作(调查、组织、资料准备)、外业调查(准备工作、室内预判、外业调绘、外业补测)、内业成果与面积量算(转绘、控制面积量算、碎部面积量算、田坎系数计算、土地面积汇总统计、图件绘制、报告编写、成果汇总)、成果检查验收及成果归档、省地级汇总二调:3、两次土地调查的区别与联系(自己总结)联系:第一次土地调查为第二次土地调查提供了数据基础,也提供了技术和经验;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在第一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有借鉴。区别:一调的方法手段过于陈旧,调查成果的获取过程多,耗时久,精度受方法的手段的影响较大,

7、调查成果的变更频率满足不了管理实践对它更替速度的需要;二调与一调相比,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更加先进的技术,且技术规程更加完善,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求积仪法、方格法、解析法、图解法、器械法 平面面积(一调)4、面积量算的方法 计算机运算 椭球面积(二调)5、面积量算的原则:(1)图幅为基本控制(图廓线为两条经线或纬线) (2)分幅进行量算 (3)按面积比例平差 (4)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第四章 地籍调查1、名词解释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

8、,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地籍总调查: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待定区域内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地籍勘测定界: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采用征用、划拨等方式提供用地的各类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标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土地管理部门对用地进行审查报批的测绘技术工作。2、地籍调查的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报告、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资料整理、检查验收3、地籍总调查的程序:准备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整理与归档4、地籍勘测定界的程序:接受委托、查阅有关文件

9、、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现场踏勘和制定技术方案、实地调绘、勘测定界、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5、不动产地籍调查的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不动产测量、成果审查与入库、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6、宗地和界址点编号: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 地籍区代码(3位) 地籍子区代码(3位) 土地权属类型代码(2位) 宗地顺序号(5位) 界址点号 (1)编号基本原则:在地籍子区的范围内统一编号,并保证界址点号在地籍子区内唯一。 (2)地籍调查表和宗地草图中的界址点编号可采用地籍子区范围内统一编制的界址点号;也

10、可以宗地为单位,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从“1”开始编制界址点号。 (3)界址点号表示方法解析界址点编号可采用J1、J2、 表示;图解界址点编号可采用T1、T2、 表示。 (4)界址点号变更 界址变更后,新增界址点号在地籍子区内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废弃的界址点号不再使用。7、(1)土地专项调查:指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专门调查,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勘测定界等(2)土地条件调查:是指对土地自然与土地利用直接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包括:自然条件的调查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就是土地的质量调查。内容: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土壤、

11、水资源、植被)、社会经济(城市土地、农用土地)(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内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以图斑为单位)、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过程。第五章 土地变更调查1、概念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对自然年度内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等活动内容(1)地类的变化(2)图斑的变化(3)权属的变迁(4)行政境界的调整(5)飞地、争议地的变化(6)单位更名的变化方法遥感监测基本程序制定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工作、开

12、展遥感监测工作、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开展数据库更新和汇总工作、开展调查成果质量检查与核查、开展用地管理信息的国家级审查、完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实地核实与重点抽查、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调查结果汇总、开展数据分析,编写分析报告(准备工作、实地调查上图,记录表整理、数据汇总统计)主要成果(一)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二)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数据。(三)2014年度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四)各县级遥感监测成果。(五)项目工作方案、工作报告、遥感监测和变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监理报告、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等系列文字成果。(六)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规定、记录表、检查表、统计表、调

13、查底图等其他成果。(七)变更调查成果质量评估报告。2、土地卫片执法的内容:新增建设用地图斑、采矿用地的历史违法图斑第六章 土地分等定级1、概念它是地籍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土地的质量状况为工作对象。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类型:(1)按涉及对象的性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2)按涉及对象的整体性或局部性土地分等和土地定级(3)其他分类按评定结果分为分等定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按评价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分为适宜性评价和效益性评价;按时间先后分为现状和预测潜力评价;从方法上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和方法原则

14、综合分析的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分异原则、级差收益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方法 (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2)级差收益评定法;(3)地价分区定级法;3、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因素权重的分析方法:特尔菲法确定权重、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4、城镇土地定级的程序:准备阶段、土地级别划分确定阶段、成果验收阶段、成果应用及更新阶段5、农用地定级的程序:准备工作、农用地资料收集与调查、选取因素的确定和农用地定级单元划分、农用地级别初划分、农用地级别校核、农用地级别确定、成果应用及更新分等的程序: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划分区域、确定耕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和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计算耕地利用等指数

15、、 计算耕地农用地等指数第七章 土地登记1、不动产登记的概念: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2、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类型: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3、我国不动产登记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国土部、住建部、林业局、海洋局、农业局、水利部4、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动产登记机构分散、不动产登记依据不一、不动产登记的簿证不一、不动产登记的平台不统一5、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兼具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的特点,偏重于权利登记制。采取登记生效主义,以实质审查为主、形式审查为辅、具有公信力、登记簿采取物的编成主义、颁发权利凭证6、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权利: 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7、不动产总登记: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不动产或者特定区域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