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7156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4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发展历程 模块三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栏 目 导 航 无为而治 春秋大一统 天人 合一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轻巧识记 董仲舒的新儒学 儒家经典 正统思想 思维拓展 董仲舒的新儒学 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原貌 而是糅合了法家 道家 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的新思想体系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答题术语 孔子提出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思想 孟子完整提出了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的 五伦 思想 到汉代 五伦 思想发展成 三纲 思想 据此可知 这些思想的提出 A 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 顺应了

2、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 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 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考向预测 从汉代儒学与先秦诸子思想关联的角度 D 解析 孟子的观点无法体现浓厚的尊卑意识 故A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 君主集权已成趋势 但 先秦 儒学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统治者用法家思想加强了集权 故B项错误 到汉代 五伦 思想发展成 三纲 思想 可见先秦的儒学没有构建伦理纲常的社会 故C项错误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汉代的 三纲 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 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 故D项正确 汉代儒学与先秦诸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杂糅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

3、儒学体系 所以汉代儒学可以说是外儒内法 或者说 儒表法里 汉武帝所用大臣 大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知刑法的人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也从儒学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考查 今后仍然可以从 百家争鸣 与 独尊儒术 从汉儒与法家及道家的关系 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进行考查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究 1 区别 1 从思想内涵来看 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 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2 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 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 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 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如皇权专制 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4、 3 从地位上看 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 但毕竟是在野的 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 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 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 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 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 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 礼 仁 仁政 民本 为新儒学所继承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史料一及今上即位 赵绾 王臧之属明儒学 而上亦向之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 史记 儒林列传 董仲舒 开启了儒学神学化 儒家宗教化 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

5、想的意识形态 田昌五 安作璋主编 秦汉史 主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史料二五年春 置 五经 博士 八月 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 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 讲议洽闻 举遗举礼 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 崇乡党之化 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 学者益广 汉书 武帝纪 1 结合史料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启示 提示 主要原因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启示 一种思想能否上升为主流思想 在于其是否适用时代发展的潮流 2 据史料二 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 分析其作用 提示 措施 设 五经 博士 起用儒士参政 兴办学校

6、 大力提倡儒学 作用 有利于巩固统治 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 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史料一中 说明了经过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再加上汉武帝的大力倡导 学习儒学风气的兴起 史料二中 置 五经 博士 令礼官劝学 崇乡党之化 请为博士置弟子员 学者益广 体现了在教育 社会教化 风尚方面对儒学的重视 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习先圣之术者 咸荐诸朝 体现了在选官方面对儒学的重视 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 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 西汉国力强盛 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如土地兼并 商贾膨胀 匈奴威胁 王国问题等危及西汉统治 汉初的 无为 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 无为

7、向 有为 转变 2 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 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 天人感应 和 君权神授 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 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2 新儒学形成的意义 1 有利于国家统一 2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3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4 限制君主的权力 使君主实行 仁政 5 兴办学校 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汉代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1 从思想内涵看 融儒家 阴阳家 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 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

8、行 大一统 强调君主权威 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 受到统治者重视 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 具有神学色彩 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1 2016 全国乙卷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C 解析 五经 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之前 由孔子整编而成 如果A项正确 那 论语 更是为

9、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而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故A项错误 五经 是古老的文献 将其尊为儒家经典 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故C项正确 B D两项明显错误 2 2014 全国卷 24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B 解析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 故A项错误 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 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 巩固统治 从材料中 承天 而

10、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的信息可知 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 故B项正确 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 故C项错误 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 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 故D项错误 3 2014 全国卷 25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解析 材料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 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 故A项错误 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 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

11、故B项错误 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 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 故C项错误 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 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 故体现的是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故D项正确 1 2016 浙江卷 4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 此后 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到东汉中期 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 该现象反映了 A 儒学地位上升B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 官立学校出现D 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A 解析 太学规模的扩大 太学生人数的剧增 反映人们对儒学的重视 说明儒学地位的上升 故A项正确 太学是官立学校 不是私人讲学 故B项错误 官立学校在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

12、故C项错误 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 不是地方教育系统 故D项错误 2 2015 海南卷 2 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 崇尚法家思想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B 解析 材料主张礼法并用 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 故A项错误 从 礼 刑 相为表里者也 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 故B项正确 依据 相为表里者也 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 故C项错误 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 不是动摇 故D项错误 3 2015 江苏卷 1 在对天 君 民关系的认识上 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 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 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B 解析 对于君与民的关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不同于原始儒学的 民贵君轻 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故A项错误 原始儒学中的 民贵君轻 体现了民本思想 而董仲舒 屈民以伸君 的主张 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 不再是以民为本 故B项正确 题中的话题没有涉及到仁爱思想 故C项错误 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没有反映 故D项错误 考点强化练 三十二 谢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