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5004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江苏苏州黄秋芳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是构建有效教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能够自我激发内部的学习动机,自主地选择、组织、建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针对不同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方法来完成任务。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即教师的教学任务从教转化为导,从教会知识转化为教会学习,成为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与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如何指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需要我们教师恰当把握数学课堂的步骤,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把握兴趣探索讨论拓展评价等几个环节,要求形成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创新反思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互

2、动、优化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效果也自然不同。创设问题情境,通常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该问题值得品味,愿意体验,并自主探究。如创设趣味活动情境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融入其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想象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发现探索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如

3、何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找到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与智慧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例如,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不相邻的各顶点,把这些多边形分割成假设干个三角形。问题:1每个图形分别画了几条线?分成几个三角形?2如果是十边形呢?二十边形呢?要不要画图?3你

4、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说说好吗?思考:还有其他的分割方法吗?仿照前面的研究方法,从你的分割的图形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动手,再小组交流。教师可以来回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并适当指导。这样的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现、研究、探索的平台,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参与和探索的成功。【三】自主合作交流,体验讨论的乐趣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往往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更多地体验到讨论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

5、与、主动探知,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主动活泼的情景。但合作交流并非多多益善,我们应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题多解时组织合作交流,往往能促使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不能独立解决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比如初一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因而适合开展小组学习,

6、进行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此题。【四】拓展提升,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创造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是追求什么创新成果,而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意识,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创新的意识。因此,对初中数学教材拓展提升的过程中,应该时时注意渗透这个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照教材从事数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对例题展开一些探究,适当引申拓展,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下面这个问题:假设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那么共

7、有几条线段?假设有6、10、n个点呢?假设将这条直线上所有取定的点和直线外的一点连起来,那么共有多少个三角形?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拓展,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五】反思及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当问题解决后,不等于教学就此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恰当的反思和评价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其实这也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此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审视求解过程,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提炼思想方法,有时可对问题本身进行变换、推广及多解的讨论,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教师应以反思解决问题为基础,及时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所

8、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探索结果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评价。反思与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更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在师生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新的组合、加工、创新,使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自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不断得到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总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

9、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的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10、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出自:范文先生网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