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4455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3.1.自然界的水循环(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熟练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类型 相互补给关系及其影响 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 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 原因 掌握水循环的类型 环节及地理意义 提高判读水循环示意图的能力 学会分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方法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区 内容索引 互动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专项提能6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区 相互联系的水体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分布次之 仅高纬 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96 53 供应人类所需的淡水 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水体空间分布 全球冰川面积占陆地1 10 水量占淡水总量2 3但人类目前还难以利用 各水体之间的关系 雪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积雪融水 雨水 长江之源 姜根迪如冰川 俗话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 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所以 井水不犯河水 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通过吸收 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的 水汽输送 环节是双向的 x 互动探究区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 地球虽然有71 的面积为水所覆盖 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探究点一河流补

3、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1 图中河流补给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 大气降水 冰川水 湖泊水 地下水补给等 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2 哪一种补给是单向的 冰川水补给河水 答案 3 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 画出示意图 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 河水补给湖泊水 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 湖泊水补给河水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 地球虽然有71 的面积为水所覆盖 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答案 4 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 画出示意图 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 河水补给地下水 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 地下水补

4、给河水 答案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 地球虽然有71 的面积为水所覆盖 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5 试比较长江 黄河在流量 含沙量 结冰期 汛期四个方面的差异 流量 长江 黄河 含沙量 黄河 长江 结冰期 长江无结冰期 黄河有结冰期 汛期 长江汛期较早 且持续时间长 黄河汛期较晚 持续时间较短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 地球虽然有71 的面积为水所覆盖 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答案 1 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1 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2 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

5、图为 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 回答1 3题 1 在下列月份中 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 1 2月B 3 4月C 6 7月D 11 12月 答案 2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 冰川 地下水B 雨水 地下水C 雨水 海洋水D 海洋水 冰川 答案 3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 可导致A 丰水期a变小 枯水期b变大B 丰水期a变小 枯水期b变小C 丰水期a变大 枯水期b变小D 丰水期a变大 枯水期b变大 答案 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 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 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 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

6、图 探究点二水循环 1 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 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 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 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2 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 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答案 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 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 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 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探究点二水循环 3 由图分析在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人类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地表径流和下渗 答案 1 水循环类型及特点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读 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4 5题

7、4 图中 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 降水B 水汽输送C 地表径流D 蒸发 答案 5 我国 南水北调 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 B C D 答案 知识归纳 达标检测区 1 2 3 4 5 2016 陕西西安高一月考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 2题 1 对于水循环的意义 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B 塑造地表形态C 使地表径流增多 海洋蒸发减少D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答案 解析 解析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海陆间水循环可以调蓄地表径流 但就多年平均值而言 海水蒸发和径流注入的值是相对稳定的 2 建设三峡工程 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A

8、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地表径流 答案 解析 解析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 它可以调蓄长江径流 反映人类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1 2 3 4 5 答案 2016 衡阳市五校联考 每年4 6月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 其特征为 一日一汛 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 夜晚则洪峰消退 据此完成3 4题 3 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 大气降水B 高山冰川融水C 季节性积雪融水D 湖泊水 解析 解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每年4 6月 该地白天气温回升快 季节性积雪大量快速融化 导致河流流量大 形成洪峰 夜晚降温快 气温较低 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小 河流流量变小 洪峰消退

9、 1 2 3 4 5 4 一日一汛 反映了当地A 冰雪融化迅速B 昼夜温差大C 降水变率很大D 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 解析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一日一汛 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 1 2 3 4 5 5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水循环过程 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 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C E F 3 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答案 蒸发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1 2 3 4 5 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 5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填字母 6 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答案 F C

10、 E 1 2 3 4 5 专项提能6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 图表特征 下图是 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 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该河流甲 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 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 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 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 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 请分析其原因 读图方法 读图方法 1 相同点 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 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 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 4 5月 随着气温的升高 蒸发

11、量增加 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 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 同时 农业用水量较大 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 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 冬季断流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4 人类活动规模扩大 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退缩 解析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 所以A正确 2016 四川成都高一月考 下图是 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 完成 1 3 题 1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 降水B 湖泊水C 地下水D 冰川积雪融水 解析 答案 读图训练 2 该河流若在我国 可能位于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东南地区 解析 答案 解析结合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5月 10月 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 所以D正确 读图训练 3 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 流量曲线 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 正确的是A 早于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 早于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 晚于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 晚于 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 解析 答案 读图训练 解析结合选项 如果 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 曲线 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 加剧了水土流失 使流量变化加剧 如果 早于 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 使河流流量得到调节 所以C正确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