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69410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腹腔引流管在普外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寻求在普外中腹腔引流的疗效确切方法。方法对 2002年-2009 年施行的 315 例普外手术中腹腔用引流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引流在普外中仍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并发症少。 【关键词】腹腔引流普外 1.腹腔引流的指征 根据目的不同, 腹腔引流分为治疗性引流和预防性引流。治疗性引流的指征明确:腹腔有积液、积血、积脓、积气、坏死组织、异物和瘘。预防性引流是以监测为目的,用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道和胰漏有发生,因其并不容易早期预测外测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这种“预防性引流”成为争议的焦点。尽管目

2、前对腹部手术后究竟是否需要预防性放置引流仍有争议,但还是应该根据疾病种类、术式和腹腔内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操作的满意程度综合考虑。总之,术中若有疑问,在考虑是否应该引流时, 此时便有放置引流管的指征。 2.腹腔引流的分类与引流管的选择 腹腔引流分被动性引流与主动性引流1。被动性引流:即利用引流管与腹腔内流体的压力差和(或) 重力作用使液体沿引流管流出腹腔。主动引流:即利用外源的负压吸引装置将液体吸除。目前最常用的引流方式是被动性引装置将液体吸除。被动性性腹腔引流受到如下一2些因素的影响:呼吸活动、体位、咳嗽、呕吐等。理想的引流管应满足以下要求:质软可弯曲, 表面光滑;不易被压或吸, 不易堵塞,不

3、易断裂和变质;对组织无刺激或刺激性小;X 线不能透过。常用有腹腔引流管有乳胶和硅橡胶管,后者更有常用。 3.腹腔引流管的放置 首先 ,引流管放置要正确。 应遵循捷径、低位的原则,即引流管应尽可能放在较低的部位和邻近需引流的部位,如 Winslow 孔、结肠旁沟和盆腔分别是病人平卧和半卧位时的最低部位。其次,引流要通畅、充分。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腹腔存在严重感染,有大量积液时,单一引流管通常难以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一般需要双套引流和三腔管引流,甚至多管灌洗引流。再之,引流管戳孔也要求在最低位,以保证通畅引流,如胃手术引流应在侧腹壁的腋中线位置引出,而不应是在前腹壁上。引流管戳孔时就

4、注意止血,另外, 引流管戳孔有大小应与引流管的直径相适应。最后,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一方面可防止其落入腹腔或切口内, 另一方面可防止其脱出。4.腹腔引流管的术后管理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不要受压或扭曲折转成角,特别是在应用腹带时更应注意,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床旁固定,避免移位和脱出。另外,还需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黏膜接触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应用引流瓶时, 注意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搬动病人时, 应先夹闭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 即应3倾倒, 以防逆流污染。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处理。运用单腔引流管在无引流液的时候应注意鉴别

5、是否为假象所致,血凝块堵塞是最常见的情况。正确掌握引流物置入的时间, 引流管在引流液停止 24 后拔除, 一般为术后 2-3 天;若用于腹腔内脓肿引流,引流管则需逐渐退出, 待脓腔闭合后拔除;若为预防性引流, 如预防后发生吻合瘘, 则需观察 7-14 天后才拔除。引流管放置约2 周时可形成一上皮化瘘道,需要时可更换引流管 ;置换新的引流管时,应注意新管放人的深度和是否到位。 5.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消化道瘘; 常因腹腔引流管直接接触吻合部位或缝合部位或缝合部位刺激而引起消化道瘘;肠粘连: 腹腔引流管作为异物刺激肠道和腹腔而致肠粘连;引流管脱出或落入腹腔;多与腹腔引流管腹壁固定不牢的病人改变体位有关;腹腔感染, 细菌沿腹壁腹壁引流戳孔或腹腔引流管进入腹腔引起感染;其他一些因引流管放置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肠梗阻、腹壁切口疝等。 参考文献 1黄志强,主编. 腹部外科手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