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2505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读下表,完成12题。国家城市化水平%空气污染指数/(g/m3)产业结构化石能源消耗比例%日本66.6424.901277281.01德国73.7215.781287179.49甲86.0419.4614652151.301甲国最有可能是()A美国B中国C巴西 D英国2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解析:1.C2.B第1题,该国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农业占比重较大,化石能源消耗比例小。三国中巴西水电比重大,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大,C正确。第2题,巴西等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严重。B正确。读下图,完成34题。

2、3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到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A非农业人口增加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C城市规模增加D城市等级扩大4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A温室效应 B交通拥挤C城市内涝 D住房紧张解析:3.C4.C第3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增加,而耕地面积减少。第4题,由图乙可知,城市化主要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影响,由于城市化致使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造成城市内涝。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6

3、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解析:5.B6.C第5题,阶段表示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说明为城市化加速阶段。第6题,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镇迁移,属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即由于城市远郊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下列国家中,“城市蔓延”现象普遍存在的是()A中国 B日本C

4、美国 D新加坡8“城市蔓延”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包括()A降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水平B居民居住条件恶劣C加剧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D土地利用率降低解析:7.C8.B第7题,美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低,“城市蔓延”现象较为普遍。第8题,由于城市功能区较分散,建筑物密度低,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城市市区年降水量大于郊区的原因是()A海拔高,多地形雨B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C受台风影响大,多台风雨D受冷锋影响大,多锋面雨10图中四地中,最可能表示重化工业区的是()A BC D解析:9.B10.C第9题,市区受热岛效应影响,温度较高,上升气流较强,

5、降水较多。第10题,处冬、夏气温均最高,说明受人为因素干扰最严重,最可能为重化工业区。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所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 BC D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解析:1.D2.D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城市人口少于发展中国家,故分别表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故分别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第2题,

6、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缓慢,早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也很慢,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C选项从图中不能判断出来。由于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占绝大多数,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众多,故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D项正确。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某大城市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近年来该市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C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解析:3.D4.C第3题

7、,由图可知,冬季城市和郊区温度差别最大,所以,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是冬季。第4题,近年来该市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说明郊区温度在上升,温度上升是由于郊区城市化的原因。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56题。5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6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解析:5.D6.A第5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

8、2010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年和19901995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20102012年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因此D项正确。第6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A项正确。下图表示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回答78题。7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工业、农业、服务业 B服务业、工业、农业C农业、服务业、工业 D工业、服务业、农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城市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

9、切B多数城市的服务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C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D科技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解析:7.A8.C第7题,根据图中曲线开始时b的劳动力比重最大,c的劳动力比重最小,可以判断b是农业,c是服务业,则a是工业。第8题,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多数城市的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二、综合题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

10、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

11、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