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2296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测试 (2)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pH3971013有些昆虫如蜂、蚂蚁等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做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C火碱溶液 D食醋【答案】A【解析】涂抹碱性物质(弱碱性物质)可以消除症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加入的沉淀剂应该是越多越好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

2、某一离子除净D欲使Ca2沉淀完全,选择Na2CO3作沉淀剂效果比Na2SO4好【答案】D【解析】结构不同的电解质Ksp小,溶解度不一定小,A错误;沉淀剂多加过量易使其他离子沉淀,B错误;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即可认为被除净,C错误;Ksp(CaCO3)Ksp(CaSO4),D正确。3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B实验室通常在HCl气氛中加热MgCl26H2O制MgCl2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A项,因为明矾、氯化铁电离产生的Al3、Fe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

3、l(OH)3(胶体)3H。Fe33H2OFe(OH)3(胶体)3H而用于吸附水中杂质。B项,加热时MgCl2发生水解,MgCl22H2OMg(OH)22HCl,在HCl气氛中加热可抑制水解。C项,配制FeCl3溶液加入稀盐酸,是抑制Fe3水解。D项,制氢气加入CuSO4是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不是水解反应。4一支50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有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Aa mL B(50a) mLC大于(50a)mL D大于a mL【答案】C【解析】由于滴定管的上端的刻度小(有0刻度),下边的刻度大,且尖嘴内还有液体,故标示50 mL

4、的滴定管中的实际液体体积大于50 mL。【点拨】一定要熟悉两种滴定管的构造,明确0刻度在上,且标示最大体积的刻度下边还有液体,在滴定时不能将此部分液体放出。5用水稀释0.1 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B.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OH,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n(NH3H2O)减小,n(OH)增大,则减小,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温度不变,c(H)和c(OH)的乘积(KW)不变,C项错误。【点拨】在分析外界条件的改变(特别是加水稀释)对电离或水解的平衡移动的影响时,千万不能忘记溶液体积变化对物质

5、浓度的影响。6下列式子属于水解反应,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HCOH2OH3OCOBFe33H2OFe(OH)33HCHSH2OH2SOHDH2CO3H2OHCOH3O【答案】B【解析】A项为HCO的电离;B项为Fe3的水解,溶液呈酸性;C项为HS的水解,溶液呈碱性;D项为H2CO3的一级电离。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点拨】本题首先排除不属于水解反应的式子,然后再排除溶液不显酸性的式子。最后再验证余下的式子是否符合题意。7室温下,有两种溶液:0.01 molL1 NH3H2O,0.01 molL1 NH4Cl。下列操作可以使两种溶液中c(NH)都增大的是()A加入少量H2O

6、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升高温度【答案】C【解析】加水,两溶液中c(NH)都减小,A项错误。加入少量NaOH固体,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NH)减小,NH4Cl中由于发生反应:NHOH=NH3H2O,会导致c(NH)减小,B项错误。通入少量HCl气体,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促进NH3H2O的电离,所以c(NH)增大,中NH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NH)亦增大,故C项正确。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中NH的浓度减小,故D项错误。【点拨】在解答往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有关试题时,首先要考虑物质间的反应,其次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微粒浓度的变化。稀释溶液,平

7、衡向离子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加入相同的离子,对平衡起抑制作用;改变温度,根据“升吸降放”原则判断。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答案】C【解析】95 的水尽管pH7,但因其电离出的c(H)c(OH),故呈中性,A错;醋酸为弱酸,pH3的醋酸稀释10倍时,促进其电离,故3pH4,B错;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pH7【答案】CD【解析】0.1 molL1氢氟酸中c(H)c(HCl

8、),n(CH3COOH)n(HCl)。乙烧杯中H的物质的量多,实际产生等量的H2,则必然是甲烧杯中加入的锌粒质量大,甲中Zn过量,乙中CH3COOH过量。若乙中加入的Zn比甲中多,因H也比甲中多,则乙中产生的H2肯定多。另外,在乙中,由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不断向右移动,持续产生H,所以其c(H)始终比甲烧杯中大。11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 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 molL1。若在5 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 molL1的Ag

9、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NO)c(Cl)c(I)c(Ag)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Ksp(AgI)c(Ag)c(I)1.221081.221081.491016,Ksp(AgCl)c(Ag)c(Cl)1.301051.301051.691010,故C正确;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先产生AgI沉淀,后产生AgCl沉淀,相对于溶液中的KI的量来说,AgNO3溶液过量,相对于AgNO3的量,混合溶液中KC

10、l过量,溶液中c(Cl)0.01 mol/L1.54103 mol/L,c(Ag) mol/L1.10107 mol/L,c(I) mol/L1.35109 mol/L,即c(Ag)c(I),故A不正确;由Ksp(AgI)Ksp(AgI),所以悬浊液中滴加少量KCl溶液,AgI不会转化为AgCl,故D正确。12实验:将0.1 molL1 MgCl2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取少量中浊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将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

11、l溶液,沉淀溶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2B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C实验和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DNH4Cl溶液中的NH可能是中沉淀溶解的原因【答案】C【解析】Mg(OH)2为难溶电解质,因此中的浊液中存在:Mg(OH)2(s) Mg2(aq)2OH(aq),将其浊液过滤,滤液中有Mg2,故A、B正确;实验中NaOH过量,实验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是FeCl3与过量NaOH反应所致,所以只有实验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C错误;实验中Mg(OH)2溶解是因为NH水解产生的H

12、与浊液中的OH结合成水,使Mg(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D正确。13MgCl2和NaHCO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制成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是()AMg(HCO3)2、NaCl BMgO、NaClCMgCl2、Na2CO3 DMgCO3、NaCl【答案】B【解析】MgCl2与NaHCO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在溶液中可将1 mol MgCl2和2 mol NaHCO3看成是1 mol Mg(HCO3)2和2 mol NaCl。溶液中存在HCO的水解平衡HCOH2OH2CO3OH,在溶液受热时,由于H2CO3CO2H2O,使H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促使Mg2

13、2OHMg(OH)2能够进行完全,生成难溶的Mg(OH)2,Mg(OH)2灼烧后分解生成MgO固体,所以得到固体为MgO、NaCl。【点拨】在蒸干灼烧几种物质混合的溶液时,由于在溶液中离子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可以将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自由组合,首先把组合出的蒸干后不变的物质分离出来,再将剩余的离子组合,最后考虑该物质在灼烧时是否分解,氧化等。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1 molL1醋酸溶液与0.5 molL1醋酸溶液中,c(H)之比是21B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O)CpH3的盐酸和醋酸加水使溶液体积分别扩大100倍,pH仍相同D0.1 molL1 NH4Cl溶液中c(NH)c(H)c(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