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2175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学习总结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阶段特征1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1)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2)目的: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3)方式:暴力抢劫、掠夺金银、种族灭绝、贩卖黑奴。(4)影响: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东方贫穷落后。2工业革命后(19世纪)(1)国家:英、法、俄。(2)目的: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3)方式:英国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商品输出为主;沙俄则割占邻国特别是中国的领土。(4)影响: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了殖民争霸战争;冲击了殖民地旧的经济体制;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民族解

2、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1)国家:美、德、英、法、俄、日六国。(2)目的:夺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3)方式: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以资本输出为主。(4)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亚洲觉醒。全面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含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

3、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过程。2影响因素(1)由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开放性决定的。(2)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提高。(3)世界范围内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增强。(4)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3形成过程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基本特点(1)整体性

4、: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2不同点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5、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动力蒸汽动力电力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冶金、铁路等石油开采业、石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经济结构从农业国转到工业国(轻工)重工业得到发展交通工具火车、汽轮汽车、飞机生产组织形式以工厂制为组织形式以垄断(大企业)为组织形式主要方式以输出商品为主以输出资本为主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例题(2016全国甲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6、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一定考向:工业革命的影响二抓关键:一是时间“1816年” “18311841年”;二是工厂集中的城市伯明翰和利物浦三辨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间” 工厂集中的城市伯明翰和利物浦,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恶化有关正确B化学工业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结合所学史实,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排除答案A第一处: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

7、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特别关注材料的介绍和出处,它能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第二处: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教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第三处: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联系设问,把设问与材料内容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第四处:从材料之间逻辑关系挖掘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隐形知识”是指隐含在材料中,或材料之中不易为人注意,也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信息。有时标点符号就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分号往往把材料分成几层内容,破折号往往表示解释与延伸,省略号往往代表段落的划分。设问中往往含有解答的方向性提示,更包括材料之外的隐性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