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181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永安三中 钟家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2.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3.分析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待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2.以我国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3.结合我国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及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特征。4.结合我国不同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说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难

2、点: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巩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视频导入】中华文化之瓷器 (学生讨论)【总结】中华瓷器丰富多样、造型精美、技术精湛,世界之最,体现中华文化的精深。【过渡】中华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又一基本特征。【板书】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 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课件】精美文学图片问题:同学们一定了解不少中国文学名著和表演艺术,你能说出对它们的印象吗?(师生互动)【总结】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

3、独特的风格等特征。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的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过渡】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2. 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中独树一帜【课件】精美科技图片问题:同学们一定了解不少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你能说出对它们的印象吗?(师生互动)【总结】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长达两千多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4、过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还表现在不同区域文化上。【板书】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课件】精美区域文化图片(指导学生看书68页 相关链接)问题:看了材料,你能说说二者的差异吗?(师生互动)【总结】吴越文化: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过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表现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上。【板书】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课件】精美的少数民族文化贡献图片问题:少数民族文化

5、的贡献是什么?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关系是什么?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意义是什么?(师生互动)【总结】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过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原因在哪呢?【板书】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问题:包容性的含义?包容

6、性的意义?(师生互动)【总结】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思维拓展】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谈一谈你对中华文化的力量有何新的理解?(师生互动)【总结】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在认识、改

7、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学艺术和科技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文学艺术 2.文学艺术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原因 2.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关系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五、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课堂练习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

8、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D)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2.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A) 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 B C D3.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

9、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B C D4、在科学医学方面,成书于8世纪的藏族四部医典是重要的医药学巨著。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被收入四库全书,在我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回族科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被元朝颁布实行,清代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已经涉及微积分的领域。这些材料说明( C)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各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A、 B、 C、 D、5.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C)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